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下,中国在非基建项目日益引起世界关注。今年5月,中国在肯尼亚建设的蒙内铁路正式开通,就是一个耀眼的中国在非工程项目。面对中国在非基建项目的迅速推进,非洲人民普遍持欢迎态度,但西方和非洲也总有一部分人或者是出于酸葡萄心理、或者是出于各种顾虑,发出各种批评声音。
中国在非基建项目究竟会给非洲人民带来什么?人们谈的比较多的是对非洲经济发展的意义。但这些基础设施项目的意义不仅仅在经济方面,它们还将推动非洲国家建设的新阶段,促进非洲国家的政治稳定、国家能力和良好治理,为其走上成功国家之路奠定基础。
非洲最缺成功的国家建设
提起非洲,人们想到的常常是贫穷和饥荒。但非洲并非天生禀赋贫瘠,相反,非洲一些地区水土丰美、资源丰富。但这些优越条件带来的往往不是发展,而是动荡和腐败。归根结底,非洲的问题在于缺乏成熟的国家建设。
直到近代之初,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多数地区仍处于比较原始的文明状态。在欧亚大陆各主要文明已经持续了几千年的人口融合和大规模国家建构,在非洲尚处于起步阶段。然而,这个进程很快被欧洲殖民者打断了。客观地讲,殖民统治给非洲人民移植来了一系列制度经验,殖民者修建的乌干达铁路之类的基础设施也促进了非洲各地区的沟通,但这一切都不是基于非洲文明演进的自然逻辑,而是处处以列强的殖民利益为准绳。所以在非洲国家独立过程中,领土由宗主国沿经纬线任意划分,民族、宗教被分散到不同国家,国家不以自然的人民为基础。这一切为非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障碍,诸多冲突、动荡乃至内战、屠杀都滥觞于此。
非洲国家无法跳出这种预设条件,因而只能在承认现有国家体系的基础上谋求发展。这使得非洲的国家建设比其他地区要困难得多。其他国家在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完成的人口文化融合、内部市场统一和有效国家制度建构,在非洲都要在更短时间里完成。因而,非洲人民的国家建设是一场加了催化剂的化学反应,显然对试验条件有着更高要求。
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秦朝书同文车同轨、修建庞大的道路系统而一统天下,古罗马也是靠发达的道路系统来维系帝国统治,近代德国靠铁路系统打败强敌完成统一,美国也是沿着太平洋铁路才一步步将两洋之间的广大地区整合为单一社会。而非洲国家独立后基础设施建设的停滞,无疑成了国家建设最大的短板。非洲的前途,也就在于踏踏实实地从基础设施建设起步,逐渐实现内部市场的一体化、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整合、最后完成“自下而上”的国家建设过程。
强加政治条件vs提供发展条件
然而,冷战后西方国家给非洲开的药方毫不对症,缺的是铁补的是锌。非洲缺的是社会凝聚力,西方却致力于植入自由主义价值观;非洲缺的是民族统一市场,西方要的是非洲被绑定于全球价值链;非洲缺的是集中力量发展减贫,西方传授的却是制约政府的强社会理念;非洲缺的是政治秩序和社会安全,西方输出的却是所谓民主化。
其实西方做的就是以发展之名向非洲强加自己的“政治条件”,最终目的是为自己的私利服务。这些行为却被西方的理论家们用高雅的词汇包装起来,诸如非政府治理、条件性、华盛顿共识之类的伪概念充斥于汗牛充栋的所谓发展理论和援助理念之中,不断误导着非洲的方向。
近年来,随着中国走进非洲,西方的各种批评纷至沓来。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指责中国的援助、贷款和投资不讲政治条件,似乎尊重和平等相待也成了一条罪过。然而中国真的是不讲条件吗?事实并非如此,这里我们要分清楚“条件”一词的两种含义。
西方人所讲的条件,是由外部“自上而下”强加的政治条件。这种条件往往不顾非洲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阶段性要求,只为了维护西方资本的利益和西方社会的政治正确,牺牲的是非洲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人不讲这种条件,但是重视另一种意义上的条件,即社会发展和国家建构的客观条件,包括上文指出的基础设施条件。中国的历史,乃至人类所有成功国家的历史经验都表明,这种条件才是非洲真正需要的条件。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特蕾莎修女式的人物可以帮助几十甚至几百个人,一条铁路却可以在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里惠及数以十万百万计的人;一个人权项目可以改变几个村庄孩子的命运,一个由基础设施支撑的一体化的市场却可以为更多孩子提供机会;一个公民社会组织可以替一个部落或社区维权,但一个成功的国家却可以在根本上保障该国全体人民的权利。中国做的事情正在从更根本的层次和更宏大的规模上促进非洲进步。
因而,中国在非洲的援助贷款和投资建设,绝非不讲条件。中国不强加自以为是的政治条件,但充分尊重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客观条件和历史逻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帮助非洲国家迈上国家建设的新进程。这其实也是在帮助非洲人民学习借鉴中国模式成功的秘密,区别在于,我们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训和强加,而是踏踏实实地帮助和做出表率。孰为大善,孰为小善?孰为真善,孰为伪善?一目了然。
不久前开通的蒙内铁路,有些路段是与英国人在一百多年前修的米轨铁路并行,当人们坐在宽敞舒适的崭新车厢中疾驰于东非草原之时,偶尔会与米轨小火车迎头相会。此情此景难免令人唏嘘,蒙内铁路和米轨铁路代表着何其不同的两个时代、两套标准、两种发展模式。东非国家在切换到新的铁路系统的同时,其实也在切换到一条不同的国家发展道路上。中国的工程师用自己的专业和敬业,铺下了非洲经济发展的枕木,同时也开启了非洲人民建设更好国家、追求更好世界的轨道。(作者是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