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贝宁经济首都科托努以北400多公里的奥帕拉农场,一片片整齐的田地里,棉株均匀壮硕,叶子碧绿舒展,鸡蛋大小的棉桃开始吐絮,呈现出“青枝绿叶吐白絮”的景象。在这片占地20多公顷(1公顷等于15亩)的棉田,“中国技术”正在改变这里原有刀耕火种的种植方式,令当地萎靡不振的棉花种植业焕发蓬勃生机。
“中国技术”灌溉非洲棉田
在西非农业国贝宁,棉花种植曾是当地主要产业,但过去几年由于国际市场上棉价下跌、当地土壤肥效下降、以及相关种植技术落后等因素,当地棉花产量持续下降,不少农户被迫放弃棉花种植。
2013年,根据中贝两国政府间协议,中国向贝宁派遣农业技术人员,设立棉花种植示范点,支持贝宁棉花产业发展。中国援贝宁棉花技术项目组组长吴恩记清楚记得,刚来奥帕拉农场时,这里是一片荒地,长满了杂草、灌木。那时,当地棉花生产基本 “靠天吃饭”,人们还在使用木质工具进行人工翻地。
中方专家组花了近半年时间把荒地开垦出来,先后试验了12个中国棉花品种与当地品种杂交,优选出与当地土壤、气候、管理模式等相适宜的两种杂交品种,并修建了一座一万立方米的蓄水坝,开始一年两季的种植试验,同时还在棉田里安装滴灌系统,并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大幅提高了水和肥料的利用率。
贝宁农业研究院技术专家预计,示范农场今年的棉花产量将达到每公顷3吨,较当地平均产量多一倍有余。来自附近贝勒城村的村长伊夫说:“如果我们能种出这么好的棉花,都会愿意多种棉花。”
“中国方案”解困农产销售
今年4月,15名中国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抵达纳米比亚,进行为期两年的技术推广和指导活动,开展农业领域合作。他们将在水稻、园艺和畜牧等专业领域,为纳农业部门提供技术援助。
纳米比亚东北部卡林贝泽水稻研究与生产基地是该国唯一的水稻生产基地。中方技术人员因地制宜制定了水稻高产操作技术规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但卡林贝泽大米的市场销售情况却不理想。
中国专家组成员肖卫兵在仔细品尝了卡林贝泽大米后,终于找到原因:大米口感很好,问题出在加工方面。中方专家走进生产车间,很快发现了除尘设备不配套、色选设备运转异常等问题。此外,专家们还发现,当地水稻产品没有分级,也没有商标和小包装,因而不利于市场销售。针对这些问题,中方专家提出并帮助实施了一系列改进建议。很快,卡林贝泽大米成了纳米比亚各地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热销产品。
“中国模式”护航粮食安全
莫桑比克拥有大量河流冲积平原地区作为可耕地,但却由于农业技术落后,每年面临着近30万吨的粮食缺口。
如果回到4年前,莫桑比克的鲁迪·曼努埃尔很难想象父亲的农场可以亩产水稻400公斤。在与进驻当地的万宝非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宝公司)合作前,这座位于莫桑比克南部赛赛地区的家庭农场,40多公顷土地的平均产量仅为每亩100多公斤。
2011年底,湖北万宝粮油有限公司与中非基金共同设立万宝公司,在莫桑比克加扎省启动水稻种植项目,项目计划投资近3亿美元,滚动开发2万公顷土地,并通过培训当地农户,带动周边8万公顷水稻种植,形成10万公顷规模粮食种植和加工产业。
莫桑比克社会和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塞尔吉奥·希沙瓦称赞说,万宝公司项目模式或将帮助莫桑比克解决粮食不足。
万宝公司进入莫桑比克的契机源于中莫农业示范中心的建立与发展。中国驻莫使馆经商处参赞王利培介绍说,中莫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是中莫两国政府间合作的重要项目。截至2015年10月,示范中心已累计培训人员约1000人次,并成功推动国内农业企业“走出去”,到莫桑比克开展农业投资合作。
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委员会秘书长、外交部非洲司司长林松添说,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赴非投资,开展规模化农业种植、畜牧和水产养殖、海洋捕捞及农牧渔产品加工业投资合作,既从中非扩大合作中受益,又向非洲转让技术,培养当地人才,帮助当地提高粮食产量,解决当地人民吃饭和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