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棉业带动莫桑比克棉农增收
▲中国杂交谷子在非洲大地获丰收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本报记者 王方
在非洲的利比里亚,通过简单的生猪阉割技术,猪出栏重量由原来的六个月25公斤增加到90公斤,增产260%,生产成本降低30%。
在塞内加尔,选用当地常规水稻品种进行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示范,每公顷产量突破10吨。
在马里,350件简易玉米脱粒板的脱粒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了10倍,深受当地农民喜爱。
在马拉维,非洲罗非鱼鱼苗存活率从70%提高到93%,并且成功实现了雄性鱼的繁殖育种;六个月生长期内,每公顷产量6吨。
如果在上述每一项成果之前加上主体行动者,那便是来自中国的农业技术人员。《中国科学报》记者从“在非洲的农业技术推广和传播:国际经验分享和交流”会上了解到,中国援助非洲农业方式以“技术”为核心,农业技术传播主体来自中国的政府机构、科研单位及公司企业,在非洲农业技术传播方式包括试验、示范、培训、参观学习与宣传,以此开展了一次次走进非洲的合作之旅。
农业技术是重点
在非洲,坦桑尼亚的“南部粮食走廊计划”、埃塞俄比亚的“粮食增产计划”、马拉维的“绿色农业带发展计划”等农业计划的核心目标都是提高农业发展在本国发展政策中的地位。
来自非洲农业研究论坛(FARA)的Wole Fatunbi博士将农业的发展程度视为影响非洲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的重要因素,而“如何将已有的研究成果切实地转化成为实际的社会经济利益,则是当下非洲农业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之一”。
技术水平落后导致的非洲粮食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同时这也成为中国政府在新时期制定对非政策的重要出发点。在多个政策文件中提及对非农业合作时,均强调了技术的重要性,明确中国对非农业援助的重点是技术合作。
如《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明确指出:重点加强在土地开发、农业种植、养殖技术、粮食安全、农用机械、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合作。加大农业技术合作力度,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在非洲建立农业技术试验示范项目。
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农业技术在非洲的传播,从早期的援建示范农场、试验站到现在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派遣农业技术专家、开展农业援外培训、接受海外留学生以及试验农业领域内的三方合作等。
“中国自1998年起参加FAO‘粮食安全特别计划’框架下‘南南合作’,至今已向25个国家派遣了1023名农业专家和技术员。其中,派往非洲国家的专家技术员占中国派出人数的90%。”农业部国际农业培训中心所长祝自冬表示,他们在农业水利、农作物生产、畜牧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为东道国提供农业技术援助。
目前,中国基本形成了以“农业技术”为核心的对非农业援助政策体系和框架。中国向非洲传播的农业技术类型,则可以分为农业生物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农业管理技术三大方面。
其中,中国对非洲的农业技术推广主要集中于农业生物技术方面,这些技术可以直接面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小农户,具有简便、高效、低廉的特点。“在乌干达,果农学习了中国专家传授的苹果整枝与套袋技术,苹果的优果率从60%上升到85%,产量翻番。”祝自冬介绍。
杂交谷子在埃塞
谷子,又称粟,五谷之一,去壳后称为小米。“具有高产、节水、耐瘠、省工、营养丰富等特点。”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所所长、研究员赵治海说道,如杂交谷子新品种DH2在甘肃敦煌试种,较当地常规谷子节水65%的情况下实现增产25%以上。
埃塞俄比亚粮食产量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每年需大量进口以弥补缺口。“当地气候条件、生产力水平和饮食习惯均适宜杂交谷子的发展。杂交谷子将在5~10年内保障埃塞俄比亚全国粮食供给安全,实现粮食生产能力提升战略。”赵治海表示。
早在2008年,埃塞俄比亚农业部便与张家口市农科院签订了试种杂交谷子的合作协议。当年杂交谷子在埃塞俄比亚试种成功,亩产量300公斤左右,而当地作物苔麸亩产量只有50~100公斤,增产效果显著。之后,埃方还向张家口市农科院进口小播种机。
2015年,他们在埃塞俄比亚北方三个地区示范种植100亩、南方三个地区推广“张杂谷”150亩。Dbrezait地区的农场主Gedion自发引种了150亩“张杂谷”,平均亩产量250公斤,是当地苔麸产量的2倍以上。
“很多人表示中国农业走进非洲的最大技术制约因素是农田水利设施,希望从国家层面给予援助。不过,谷子在非洲大部分地区可以依靠旱作雨养种植,能克服其他作物遇到的水利设施瓶颈问题。”赵治海说。
他介绍道:“我们派驻埃塞俄比亚的员工均为技术人员。在项目前期,由于引种试验、配套技术、推广模式等都处于摸索阶段,也没有企业愿意介入。经过8年时间,我们为两个品种进行了注册,总结出适应当地自然、社会条件的耕作制度,开发了适宜民众口味的食品,探索出在非洲发展的杂交谷子产业化模式。”
他们着力于上游技术研发和下游产品转化,中间种植部分交给农民,自己不建农场。与企业合作,为其提供科研技术,联合探索推广模式,如农民土地入股分红、给农民免费供种收获后付费、回收粮食等带动农民种植。
“随着产业化发展,一批相关企业也会应运而生,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杂交谷子在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上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赵治海表示。
推广尚有挑战
尼日利亚一个旨在增强小规模农业水稻生产能力的创新平台中,相关利益方包括农民、农民组织或协会、私营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它将不同群体吸收进了建设性的对话和决策中,通过连续互动的参与方式来发展、验证和推广水稻生产技术,“农场成为实验室,农民变身科学家”。
“在水稻技术获得进一步提升以及水稻产量提高的同时,农民这一原本处于被动地位的群体的各方面能力获得了显著增强,也为各个参与方自身利益的获取提供了切实的保障。”尼日利亚贝洛大学国家农业推广研究委员会教授Chris Daudu表示。
这是非洲本土对农业技术传播的一个创新实践。然而,非洲现有的农业推广体系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比如,“在坦桑尼亚,缺乏结构化的机制将农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丰富的NGO组织、研究培训机构这一类的服务供应方有机地连接起来,主要负责农业、畜牧业的政府部门与提供相关技术指导的部门之间的联系也不够充分。”坦桑尼亚索科因农业大学教授Deogratias F. Rutatora指出。
对于走进非洲的中国农业技术来说,尽管在推广方式、推广途径、技术类型等方面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也摸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方法,但是中国在非洲的农业技术传播仍然面临着很多障碍。
最近十年,集水农业在我国西北雨养农业区得到了长足发展,其核心技术是垄沟集雨全膜覆盖技术。同属旱作农业的非洲,集雨农业本是稳固农业生态系统、提高生产力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佳机遇,然而因农民的参与不足以及不合理利用,很少得到实践。
兰州大学教授熊友才带领农业生态与系统进化课题组探索出中非旱作农业合作技术研发的3E标准:面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分散小农户,简便、高效、低廉,验证了旱地节水农业技术在当地的可行性。
推广技术要直接面向农村农民,保障最有需求的农户直接受益;技术本身应该经济实用,易学易懂,想办法让小农户尝试和接受。与会专家还认为,要与东道国的农业发展战略相结合,关注技术推广的可持续发展,开展投资合作、推动产业化进程,也不可忽视当地社会文化风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