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上旬,一支由安徽、江苏、浙江、四川、重庆、河北、北京等地30余位企业家组成的考察团前往西非加纳、科特迪瓦寻找商机,他们将于12月19日回到北京,关注领域是房地产(行情 专区)、汽车(行情 专区)组装、食品(行情 专区)加工、港口建设、机场建设、矿业开发、农业开发等。
“温州现在有三四百人在计划怎么向非洲投资。”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副主席、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周德文近日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不仅仅是温州的民间资本,其他地区的商人也酝酿着在非洲建设中国工业园区和商贸城的计划。
告别做贸易时代?
早在十多年前,去非洲做生意的多以贸易商居多,吴莉(化名)就是其中一个。她在非洲发现当地的夹指头拖鞋很畅销,于是从国内进了一台机器到非洲,专门做塑料拖鞋,销量很好。还有专门卖衬衫和大裤衩的服装商人,他们是第一批到非洲的淘金者。
除了贸易商,中国商人还从非洲进口原材料(行情 专区),比如石油(行情 专区)、铁矿、煤炭、磷酸盐、木材等。但从现在的统计数字看,中国进口的制成品正在增加,比如进口当地纺好的棉纱、农产品(行情 股吧 买卖点)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曾表示,“现在民间在非洲的投资存量已超过1000亿美元,这是很惊人的数字。”
蔡立华曾在中国商务部工作,他现在担任非洲投资网副主席,专门帮助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现在企业走出国门做贸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要转变观念‘走出去’办工厂,或者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他对本报记者分析称:“因为前些年在非洲投资资源类开发的企业较多。以木材为例,现在能够砍伐树木的地方距离海岸线已经比较远,现在做这些生意已不那么容易。但诸如机场建设、葡萄酒生产等的空间还比较大。”
德勤咨询公司12月发布的最新报告称,目前中国公司负责承建非洲12%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约为欧美公司承建总量的三分之一;有17%的东非大型项目由中国投资,项目的总价值超过2227亿美元,其中36%为电力(行情 专区)能源项目,25%为交通设施建设项目。中国在铁路和港口项目中融资、承建的较多。
民企可灵活把控风险
“中国企业踌躇满志‘走出去’时要注意把控风险。国有企业为何做不好?主要还是机制问题。比如一个国企老总要出国考察或谈项目,中间花费的时间太长,一延误就会耽误很多商机。”周德文对本报记者说,民营企业则不同,其运营方式更为灵活,更加看重风险的把控,而且投资海外的资金基本不会受到太多的外汇管制,尤其投资非洲是符合国家政策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对非洲合作有2万家企业,近十年投资额上涨30倍。其中民营企业占60%,而温州占10%,约有2000家企业。此次中国企业家考察的加纳和科特迪瓦,被称为“黄金海岸”和“象牙海岸”,两国地处西非,正处于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期。
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规划和协调机构首席执行官易卜拉欣·马亚基日前称,预计非洲54个国家中,有12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今年将超过7%;到2050年,非洲的人口将增加一倍。
蔡立华对本报记者表示,过去在非洲投资做生意的企业都喜欢隐形,因为害怕其他中国人来抢占他们的市场,但未来的市场空间非常巨大。建议中国企业家来非洲要选好项目,并且随时关注商务部对外合作下的境外风险防范。
提升合作开发效果
对于非洲有些国家政局不稳,会发生持刀抢劫事件的担忧,魏建国曾表示,大部分遇到问题的企业,尤其是工程承包企业,正是因为在当地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才能够及时撤出员工和转移设备。再加上一般企业都有保险(行情 专区),所以最后相关企业受到的影响比外界猜测的其实小很多。
他的建议是:打算到非洲投资的企业要选对国家,选对项目,真正生产一些适合当地的产品。还要选对市场,有的国家才40万人,不可能去投资一个年产25万台冰箱的项目。最后要选对合作伙伴。好的合作伙伴能解释清楚当地的外汇管制、劳动力市场、治安情况这些问题。重视与工会的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目前中国出口非洲的产品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之前主要是日用消费品,比如家电(行情 专区)、床上用品、箱包、玩具这种。现在正在出口越来越多的机电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比如成套的炼油设备、港口设备。既有助于当地制造业和工业发展,对于国内企业也是一块新的市场。
蔡立华提醒中国企业:“在非洲建商贸城或工业区,首先要提升合作开发的效果,其次要把控出口产品的质量,杜绝以次充好的行为。更加重视中非长远的共同发展。这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开发区里也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