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非关系日益推进,越来越多的非洲学者开始关注中国研究。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2016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的两位非洲青年汉学研究者,他们分别是尼日利亚巴耶罗大学高级讲师纳西尔·阿利尤(Nasiru Aliyu)与南非金山大学社会学研究人员哈哥尼·莫约(Khangelani Moyo),他们向记者介绍了自己与中国的渊源,并分享了关于非洲汉学研究的见解。
中国社会发展令人震撼
阿利尤曾在中国有4年的学术交流经历,并于2010年获得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在他看来,中国在高速发展后,已成长为一支实力更加雄厚的国际力量。“这个过程令人震撼”,他表示,中国对发展道路的制定、规划以及实施都值得非洲国家学习。
在此次研修活动中,通过与中国学者的交流,阿利尤对中国各地的建设、政策传达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表示,这极大地激发了自己对中国的研究兴趣、拓宽了研究思路。
莫约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南非移民及新移民融入当地社会等问题。他向记者表示,因为一次偶然的契机开始接触在南非的中国移民,进而开始关注中非关系研究等课题。此次来到中国,丰富的活动内容引发了诸多思考,中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尤其令他印象深刻。在江苏古镇,他看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完美结合;中国人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仍保持和发扬着茶文化、中医药等优秀文化传统,这值得非洲国家学习、借鉴。
深化中非反腐领域交流与合作
阿利尤目前的研究重点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他表示,当下中国的一系列重要举措赢得了很多非洲国家的赞扬之声。“腐败既不利于国家的和平与稳定,也不利于国际合作的展开,必须予以严厉打击。非洲一些国家对腐败问题治理不力,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和学习中国当前的反腐经验非常重要。”
目前阿利尤力图在自己任职的学校推动成立国际腐败问题研究中心。他表示,中国的学术研究、媒体报道向非洲展示了这个国家为打击腐败所做的大量工作。但“反腐败”并非易事,需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坚持严格落实执行。中非之间存在大量的经贸往来,如果非洲腐败问题迟迟无法解决,不但自身发展受阻,中国的投资也面临着风险。因此,中国与非洲就治理腐败展开合作十分必要。
多维视角解读非洲
采访中,阿利尤和莫约均表示,世界需要多维视角来展示和解读非洲,非洲学界需要更多地研究中国。中非目前人才济济,相互研究有助于让世界更真实、全面地认识中国和非洲。
在海外开展中国研究存在诸多困难,他们大致总结出四方面因素:第一,中非相互了解不足;第二,存在语言障碍;第三,文化差异不可忽视;第四,西方宣传仍占主导地位。阿利尤和莫约建议,繁荣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国应让更真实全面的信息,更好、更广地传达给海外受众,更多展开此类交流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陈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