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的影子。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有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上面是一家中国电台的广告;在距离南非约翰内斯堡东郊新的中国城不远的地方,一座名为“东方城”的购物中心拔地而起;在尼日利亚经济首都拉各斯的劳动阶层居住的地区有中国工人居住的大型社区……这是英国《今日世界》 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主管伊丽莎白·西迪罗普洛斯眼中的非洲印象。
连一向慢悠悠的欧洲人都已经按捺不住:欧非关系怎么会落后于中非关系?
“购买”非洲:自然资源只是部分
50年增长5000多倍,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增速实在是快得惊人。
2006年,中非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555亿美元,同比增长40%,对非洲贸易逆差21亿美元。在去年的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与非洲国家签署了价值近19亿美元的合约,中国希望到2010年中非贸易额可以达到1000亿美元。
这些数字的背后,有资源经济的身影。
安哥拉给予中国充分的石油开采权,这使得安哥拉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提供国;非洲最大石油出产国的尼日利亚愿意将其部分油田股权出售给中海油;苏丹、赤道几内亚、加蓬等国家也都愿意和中国做石油买卖。
当然,石油贸易不是中国和非洲交往的全部,铜、钴、铁、白金等矿产资源的开发,木材、棉花等农业原料的加工也是中非贸易的内容。在铜矿资源丰富的赞比亚,亚谦比希铜矿复产项目是中国在该国最大投资项目,投资1亿5千万美元,由中色矿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赞国家联合铜矿公司合资经营。
-
类似项目的遍地开花使得非洲国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方面,出口量的增加换回了更多收入,另一方面,中国的需求也使资源更值钱了。比如,赞比亚经济的年均增长率提升到5%左右,去年年底,当地人的工资水平还翻了一番。在苏丹,情况也是如此,中国购买力为苏丹经济注入了活力,经济增长率从1%上升到如今的8%,人均GDP上升到640多美元,通货膨胀率从160%减低到7%,货币也在不断升值。在资源贸易的带动下,中国从非洲进口的商品种类也日渐丰富。更需要强调的一个常被忽视的事实是:中国也同那些没有石油储藏的非洲国家做生意。这是对“资源掠夺说”的有力回答。
一位美国记者在游历非洲后这样写道:中非间不断增长的贸易关系已不再仅仅围绕着石油和矿物。
投资非洲:经贸合作区拉近距离
苏丹的经济大变样还有赖于该国石油工业的崛起。这还是与中国有关。苏丹最大的炼油厂2005年夏天曾进行了一项造价3。41亿美元的扩建工程,其炼油能力提高了一倍,增加了这个国家的石油出口和国内汽油供应。
苏丹总统奥马尔·巴希尔曾说:“如果没有中国,没有中国石油的真诚帮助,就没有今天的苏丹石油工业。”不仅在石油领域,在电力领域也是如此。一句话足以表明,单纯的购买关系不是中国要在非洲建立的,合作伙伴才是对中非关系最好的诠释。苏方这样说:中国是苏丹最大的建设项目迈罗韦水坝的“合作方”,该项目斥资20亿美元。
据中非友好协会副会长黄泽全介绍目前有大约50万中国人在非洲开拓市场,毛里求斯大概有10万,南非至少有8万,尼日利亚3万左右,马达加斯加约3万。这些走进非洲的中国企业绝大多数经济效益不错。随着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零关税待遇受惠商品由190个扩大到440个等优惠措施的出台,中非全面务实的合作关系必将全面推进。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底,中国累计对非投资额达66。4亿美元,投资项目分布在49个非洲国家,涉及贸易、生产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等多个领域。
目前,投资非洲的最亮点集中在经济贸易合作区。中国-赞比亚经济贸易合作区刚刚挂牌成立,其他省市在非洲的经贸合作区建设也是快马加鞭。
凭借在非洲多年的企业运营经验,山西天利实业集团投标承建毛里求斯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该项目去年获批,成为中国首批八大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之一,项目总投资7。66亿元人民币,内部包括纺织服装园、轻工园、食品加工园等数个工业园区。对中国企业来说,既能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优惠的市场准入条件,又能规避各种贸易壁垒,融入国际市场;而对毛里求斯来说,中国企业的投资带来了税收,扩大了就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真可谓不折不扣的双赢。
位于尼日利亚拉各斯的莱基自由贸易区也已在去年5月破土动工,南京-莱基经贸合作区项目首期投资2。67亿美元,将用于建设电厂、道路和制造工厂。南非的上海-约翰内斯堡经贸合作区也在积极的筹备过程之中。
非洲大陆去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5。3%,今年预计可以冲得更高,专家们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中国的投资及其对非洲原材料的需求。
建设非洲:中国质量征服世行
也许,再没有其他地方比在灰尘遍布的喀土穆更能感受到中国的影响力了。在那里,由中国公司建造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在修整一新的街道上面,穿着光鲜的石油商在中国人开的加油站给他们的高级轿车加油。驻喀土穆的一名美国高级外交官说,苏丹经济的迅速增长令一些美国官员大吃一惊。“我有时甚至自问,‘我们是不是错失了这里的良机’?”美国记者在一篇报道里这样描述他看到的、听到的。
眼下,苏丹首都喀土穆更像一个大的工地,告别多年战乱,苏丹人民开始建设美好家园,6座跨尼罗河大桥、3座体育场、5家五星级酒店,还有东北非最现代化的中央商务区……在建的大型项目日以继夜地赶工,这当中当然少不了中国建设者的身影,除了投入数以亿计的资金,更是身体力行。
塞舌尔的经济适用房、安哥拉的医院和铁路线、赞比亚和肯尼亚的公路和桥梁、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的水坝、加纳和津巴布韦的电信网络……多年来的友谊在新世纪延续及深化。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中国援建的会议大厦、妇儿医院等项目早已是中喀友好的标志性印记,而今,被称作“中国体育场”的雅温得综合体育馆正在加紧建设;在喀麦隆经济重镇杜阿拉,中国路桥集团承建的4段公路工程以其优异的质量甚至“征服”了世界银行的官员。据说,在这4段公路旁的店铺里,店主都会为光临的中国人免费送上饮料。
有鉴于南非即将主办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将有大量基础设施项目进入建设或改建,中国的一些大型建设工程公司已经加入了角逐的行列。
非洲的go-vern-ment高官或企业高管都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公司的工程质量丝毫不亚于西方公司,但成本却低得多。中国公司进入非洲使当地节省了可观的建设资金,也使当地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以往为西方国家所不愿问津的偏远农村建设获得了新进展,国家基础设施面貌大有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