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布拉柴维尔3月18日电 “给布拉柴维尔带来洁净的饮用水”,“让北部山区的百姓早日用上电”,“从韦索到首都开车的时间从两天两夜缩短到几小时”……这些变化在深深改变着刚果(布)老百姓的生活,这些变化在推动当地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些变化就是中国企业在当地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刚果(布)是非洲中西部一个重要国家,多年稳定的政局为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可是家底薄、没技术、缺人才的现实一直严重阻碍着刚果(布)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中国朋友的帮助,我们感谢中国企业的贡献。刚果(布)总统萨苏不止一次的在公共场合高度肯定和赞扬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他们的深情厚谊。
“你好!”,“中国人好!”两日来“感知中国”活动媒体团在布拉柴维尔采访的行程中,记者面对的都是含蓄、质朴的笑脸,听到的总是友好的问候。“因为你们中国人帮我们修了很多基础设施,给我们生活提供了便利,所以感谢你们。”一位布拉柴维尔汽车司机这样向记者解释道。
的确,中国机械、中国路桥、中建股份、北京建工、北京住总、威海国际等十余家中资企业凭借各自的行业优势,在积极参与刚果(布)政府城建项目的同时,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为改善当地百姓生活做出努力。
“用半个集装箱为他们送来学习用品,我觉这钱花得值!”中国机械国际工程四部吉利水厂项目现场副经理陈庆明向人民网记者介绍说,当地学生的学习用品比较简陋,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于是水厂花钱从国内购置了半个集装箱的学习用具,赠送给当地学校。如今,向学校捐赠图书、文具已经成了水厂的常规“业务”。而雇佣当地工人,为当地政府解决就业问题更是水厂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水厂进入调试阶段,一半以上用的都是当地工人,从操作手到力工,中方尽可能的帮助刚方培训技术工人。“我们撤走以后,还是得靠刚方自己维护好水厂,所以传帮带很重要。”
同样,中国路桥刚果(布)办事处总经理助理魏新棒也认为,打铁还要自身硬,刚果(布)国家发展还要靠本国人才的推动。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考虑,为了帮助刚方培养土木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中国路桥和刚政府签署了合作培养刚果(布)留学生的教育协议。根据协议,中国路桥资助100名刚果(布)学生到中国长安大学接受本科教育,每期20人,持续5年。留学生在长安大学主修土木工程、港口海岸以及工程管理等专业,学制5年。第一年学习中文,第二年开始专业学习。
“除了关心他们学习,集团人事部门还会定期去学校看望这些留学生,看看他们有什么生活上的需要,而学生们也会把烦心事或遇到的困难告诉我们。”中国路桥总会计师董付堂说,集团对人才的培养尤其重视,人才是社会发展的不竭源泉,刚果(布)缺少的就是相关行业懂技术、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帮助刚方提高人才队伍建设,不仅是我们企业文化中回报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中刚友谊的继承与发扬。”董付堂欣慰地说,中国路桥在其他国家推出的类似育才计划已经看到了成效,这些留学生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也为中国和当地社会架起了合作的友好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