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首页 > 考察调研

城墙根下的非洲鼓点

时间:2014-04-21 09:52:04   作者:   来源:西安日报

如果说,语言通过词语和音调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文字通过字句和标点成为信息交流的媒介,那么音乐就是借助用生活中提炼出的感悟凝成的旋律,加上演奏者自然演绎的肢体语言来传递感情的。当你走过小南门的顺城巷时,或许就能听到一群快乐的朋友奏出的非洲鼓乐。

“非洲鼓起源于西非部落,属于土著民族的传统乐器,是近两年才在中国流行的。”简超是这个非洲鼓社团的创始人,一头南美风情的长辫子让这个男孩儿看起来和非洲鼓非常的“搭调”。记者用手掌打了打鼓面,便听到了沉闷的声音,简超说道:“这种鼓叫做‘Djembe’,皮是用羊皮做的,而且鼓身内空心,演奏时一般边走边敲。敲打时,一只手控制音调高低,一只手敲出节奏。”他一边说着,一边跟着敲出一串旋律,“敲的时候最好配合动作,这样更富有表现力。”他的肩膀和头部随着旋律有节奏地摆动起来,看起来异域风味十足。

“非洲鼓只有节奏,没有音阶,所以是一种非常容易上手的乐器。”简超说道,非洲鼓的演奏形式多样,也很随意,一双手,一个鼓,加上一点对生活的激情,就能加入非洲鼓爱好者的大团体。鼓圈’就是非洲鼓其中一种演奏形式:一群人围成一个圈,每人一个鼓,按照自己当时的心情和对生活的体会随意发挥,形成一种纯音乐的交流。当然,非洲鼓还可以与舞蹈和其他乐器组合起来演奏,都有不同的特色。”

在豆浆面汤的非洲鼓社内,几个社员的非洲鼓摆在一起,“这些鼓都是从非洲定做的,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不同,女生手小,所以鼓面也会小一些,男生的就要大一些了。”青年旅社的员工麻雀同时也是一名非洲鼓的爱好者,“非洲鼓还是比较好学的,基本玩上几次,简单的音符就能拍出来,我们一般都在房子的露台上玩,有时候阳光照在身上,觉得特别舒服。”“非洲鼓让我感受到的是一种野性的美,那种奔放自由的感觉。而大家通过鼓声对话交流,更是种美好的体验。”

“现在每个周末我们的鼓社都会有活动,成员有三四十名,大多数是在校的大学生和年轻的白领。平时学习工作很累,大家都喜欢在业余时间寻找放松的方式,音乐其实是很好的伙伴。大家生活在城市里,通过音乐,还可以结识更多兴趣相同的朋友,也是一件不错的事。”简超说,“我们在城墙和环城公园演奏的时候,常常都有人围观,后来也有不少人加入了学习的队伍,大家在一起就是希望体会这种纯粹的快乐。”

非洲鼓孕育于辽阔的非洲大草原,有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么一方土地也养育了一种文化,简超告诉记者,在他的鼓社里,教授的都是最传统的非洲曼丁古乐。“这些音乐的感觉非常原始,有一种撼动人心的力量。虽然我们的演奏可能不像非洲人那样原汁原味,但是或许正是这种遥远的文化差距,更让人着迷。”他告诉记者,这些音乐的鼓谱,都是国内一些非洲鼓爱好的先驱者们,去非洲一点点儿听着学习总结的,“非洲鼓对于非洲人的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音乐背后也有着不同的故事和背景。有的鼓点是在祭祀的时候敲的,有的鼓点是在愿望实现时和朋友一起演奏的,还有的是部落开战时的战鼓。”简超说道,每次大家都会先一起熟悉这些故事,并观看非洲的鼓乐视频。“这样才能更深地感受非洲鼓的文化,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到每一下的敲击当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非经贸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9236号-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