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坛前,埃曼·奥孔阔的脚一直不停地点着地,这可不是紧张的征兆。新郎倌的手心没有出汗,没有婚前紧张症状,也没有后悔之意。今天,他正在实现无数在广州的非洲商人的美梦:迎娶一个中国新娘。
七天前,詹妮弗·曾的父母并不知道女儿的恋情。与很多跟非洲男人约会的本地女性一样,这位快30岁的佛山商人曾担心家人可能会有种族偏见。
而今天,他们谨慎地给予新人祝福。婚礼在一个基督教堂举行,男方没有亲友,但42岁的奥孔阔依然很开心。“今天太特殊了。”这位尼日利亚人笑容满面,“因为我跟一个中国姑娘结了婚,这下,我就一半是非洲人,一半是中国人了。”
在广州,这样的婚姻每天都在发生。官方没有统计非中婚姻的数量,但只要拜访这座城市的任何一个市场,你都可以看到这些不同族裔的夫妇经营着批发店,咖啡色皮肤、头发卷曲的孩子们在走廊间追逐打闹。
虽然奥孔阔本人无法通过婚姻成为中国人———广州市公安局没法给予非洲丈夫们游客之外的任何权利———但他未来的孩子则可以通过注册在曾的名下,拥有户口,以及完整的中国公民身份。
中国为了经济利益而加强中非关系的迫切愿望———2012年,一份记录指出双边贸易额达到了1980亿美元———带来了一个反向的效果:第一代有着遥远非洲血统和成为中国人权利的混血儿在内地出现。
中国媒体把广州的一小片区域称为“巧克力之城”或“小非洲”,这里居住着2万至20万非洲移民,大部分都是男性(由于商人的流动性,以及数以千计的超期滞留者的存在,这一数字很不精确)。
破旧的登峰村是“小非洲”的中心通衢,从中国批发商手中购买货物的商人随处可见,这里正是非中恋情发生的地方。
34岁的阿马杜·伊萨来自尼日尔,被联合国评价为最欠发达的国家之一。他说,2004年,他怀揣300美元到了白云机场,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活下去”。
现在,他在珠江新城有一处价值500万人民币的住宅,开着6.4万美元的车,讲一口普通话。伊萨每年向故乡发出50至200个集装箱,集装箱满载建筑材料,因为“这是最合算的货物”。从每个集装箱上,他能赚2000美元。
他的合作伙伴优素福·山普托在非洲的布基纳法索有三家商店,一旦货物沽清,他就把装满现金的行李箱送到广州,因为非洲的银行无法信任,但移民在中国也很难开设银行账户。
和广州大部分成功的非洲商人一样,伊萨有个中国妻子泽娜。泽娜来自海南,伊萨是她的家人见过的第一个非洲人。“一开始,他们不是很信任我。但是现在,只要我不在,他们就会问我妻子:你的洋老公呢?”
不过,在“小非洲”之外,种族偏见仍然根深蒂固。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教授戈登·马修斯研究着广州的全球化过程。
“我知道至少有三到四对跨国情侣,本来都要结婚了,但中方家长跟非洲男友一见面,恋情就得告吹。”马修斯说,“在中国,嫁给非洲人仍然被认为是‘下嫁’。”(原载《南华早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