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 李唐波
苏丹总统巴希尔接见援苏丹医疗队杨天庆队长及队员(左四)为巴希尔总统
战乱频发、传染病肆虐,各种难以预料的因素严重威胁着医疗队员的生命安全。来自陕西的第31批援苏丹医疗队出发前,当地还在打仗。就是他们,甘忍亲人相隔之苦、甘冒殒命之险,在遥远的异域,不畏艰辛为当地百姓消伤除痛。他们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中国医生”。
8月24日,刘强结束了短暂的休假,带着亲人的牵挂与不舍飞往万里之外的非洲国家苏丹。一个月的假期,妻子做的家常菜还没有吃够,女儿的笑脸还没有看够,他又要重新踏上非洲大地。
刘强,来自咸阳中医院骨科的年轻医生,是我省第31批援苏丹医疗队的一员,于2013年8月正式派遣苏丹,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援外生涯。卫生援外工作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国家整体外交部署和卫生部援外医疗工作安排,1971年4月,我省向苏丹派遣了第一批援外医疗队。至今43年里,我省39支援外医疗队950名医务工作者赴苏丹、马拉维等非洲国家和大洋洲瓦努阿图国支援当地医疗工作,累计接诊病人达800多万人次。
援苏丹医疗队是我省承派最早、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支医疗队。43年来,我省累计向苏丹派遣医疗人员31批854人次。目前,第31批医疗队共42人,分别在恩图曼友谊医院、阿布欧舍友谊医院和达马津友谊医院三个点工作。
艰苦卓绝中创造医学奇迹
“想过条件会很艰苦,没想到会那么艰苦。”这是我省援苏丹医疗队员的一致感受。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靠近撒哈拉沙漠,常年气温40摄氏度左右,夏季气温高达50多度,医疗卫生条件极差。
“虽然我们安装了空调,但当地电压不稳,时常断电,空调几乎成了摆设。衣服被汗流浸透了风干,干了又湿透。”现任援苏丹医疗队队长杨天庆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最让他头疼的是手术室的供电都不能保障,有时正在手术就停电了,只好打着手电筒做完手术。
医疗队员都是从我省各大医院选拔的优秀医生,在本职医院做手术时都有几位专职助手从旁协助,而来到苏丹大多是靠自己“单打独斗”,医学专家也变成了医学“杂家”,现实要求必须什么都得会,什么手术都能做,工作量巨大。“苏丹本地的医生大多是兼职医生,下班就回家了,繁重的急诊任务就落在了我们头上,无论多晚我们都得第一时间出诊。”2013年,我省援苏丹医疗队共接诊病人63456人,其中手术10041例。
就是在这种药品匮乏、器械简陋、配套设施极不健全的条件下,我省援苏丹医疗队凭着精湛的医术,创造了无数个医学史上的奇迹,出色完成援外医疗使命。43年的时间,“中国医生”早已融入苏丹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
阿布欧舍友谊医院是医疗队最早设立的医疗点,距首都喀土穆大约130多公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按照相关安排医疗队准备从那里撤出,却因为当地人进行游行反对,最终取消撤出。“没有中国医疗队,阿布欧舍地区就基本丧失了医疗服务能力。”阿布欧舍分队长汪令胜告诉记者,“那里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由中国医生接生,当地连一个会剖宫产手术的医生都没有。”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中苏友谊的开拓者苏丹前总统尼迈里身患多种疾病,在美国诊疗效果不理想。在苏方恳请下,医疗队成立专家组,制订详尽的诊疗方案,开展针灸、推拿、拔罐等传统中医治疗,症状明显改善,这让尼迈里先生对中医的神奇疗效赞叹不已。在与第26批医疗队队长张争昌合影时,尼迈里先生移开凳子间的茶几,并郑重地对工作人员说:“苏丹和中国的友谊是不允许任何东西挡在中间的,苏中之间是没有距离的。”
危险无处不在
战乱频发、传染病肆虐,各种难以预料的因素严重威胁着医疗队员的生命安全。
第31批援苏丹医疗队出发前当地还在打仗,医院外墙上弹孔清晰可见。2013年9月,苏丹政府宣布油价上涨60%,街头抗议、示威不断,首都喀土穆闹得最凶,满大街都是持枪的军警,随时都能听到枪声,哪天会发生什么事,谁也无法预料。对此,队长杨天庆要求大家做好应急准备,不准私自离开医院。
除了战乱,各种传染病也时常爆发。2007年8月,苏丹裂谷热流行,这是一种和现今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病毒相似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仅一个月就发病228例,死亡84人。阿布欧舍医院所在地属于疫区,队员们一致表示,没接到疏散命令就决不会离开,在苏丹人民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一定坚守岗位,帮助当地战胜疫情。
非洲蚊虫猖獗,卫生条件落后,疟疾高发。半数以上的援外医疗队员在援非期间染过疟疾,有的反复发病,有些队员回国后还有发作。2013年9月回国的我省第30批援苏丹医疗队员中就有2名医生疟疾复发。
相比疟疾,艾滋病是更为恐怖的易感染性疾病。我省援外医疗队的另一个援助国家马拉维就形势非常严峻。据统计,当地成人艾滋病感染率达20%以上,全国人均寿命只有30多岁。而马拉维有严格的医疗保密制度,手术前无法得知病人是否感染艾滋病毒,这就大大增加了医疗队员的感染风险。
手术当中被缝针扎伤手指,病人血液溅到眼睛、面部,是手术当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我省驻马拉维的妇产科医生李晓燕,有次在剖宫产手术中不小心扎破手,当即给病人做检测,查出是一位HIV携带者,这意味着她很有可能受到艾滋病毒感染,但她还是坚持完成了手术。之后,李医生一直服用抗体药物,对她本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即便这样,她依然热爱着这份工作,坚守在岗位上没有回国。她说:“如果我离开了,这里的孕妇就可能面临死亡,孩子就会看不到光明,所以我一定要坚持。”
寂寞是最大的敌人
“我们最常的活动就是在医院院子里走路散步,寂寞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杨天庆队长无奈地说。在苏丹的生活十分简单、枯燥,想打电话和别人说说话都变得十分奢侈。一方面是与国内有6小时的时差,另一方面是网络信号很差,常是拨打电话一个小时后对方才能收到,而且时断时续,让人甚是苦恼。
大家平时的活动都仅限于医院,外出需要批假。而所谓的外出,一般都是为了买菜,这个被队员们戏称为‘放风’,然而高温酷暑、政局动荡使得买菜这件原本轻松的事变得危险重重。达马津医疗分队队长王毅介绍。
医疗队的队员并不是超凡脱俗的圣人,工作、环境以及对亲人的念想,都让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名队员有一天给队长说:“快看,钟楼。真的,我看见钟楼了!”吓得队长和其他队员安慰开导好久。为了舒缓大家的压力,调剂生活,队长杨天庆尽量为大家安排业余活动,“我还鼓励大家打麻将,可是不是你忙就是他忙,永远‘三缺一’。”
苏丹政府规定重大节日会放假休息,甚至是春节等中国节日也有短暂假期。但队员们却很怕放假,因为一放假又不能回家,没有与亲人欢聚一堂、享受亲情的机会,就显得更加寂寞。“今年春节,我们组织队员去周边条件允许的国家走走,但大部分队员都选择坚守在岗位上过节,也许只有工作中他们会暂时忘记心中对亲人的思念吧。”王毅略显悲伤。
当然,正是寂寞让大家更加勤奋不已。交大二附院神经外科吕建医生利用业余时间翻译了3部新发表的医学著作,他还抽时间为当地神经外科医生进行了多次学术讲座;刘强写了长达6万多字的日记,记录点滴生活。现在每个人都有网卡可以和家人视频聊天,虽然网速不行,图像模糊,语音不清,但是能够看到亲人的影像他们已经很满足了。
非洲人民心中的天使
在非洲,中国优秀医疗队员用他们高超的医术和无私奉献赢得了当地人民的爱戴,老百姓铭记他们的功德,同时在伊斯兰文化熏陶下的苏丹,队员们也感受到了百姓的热情和充盈的爱,一样不会忘记在这里留下的记忆。
刘强在苏丹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也感受到当地人民对中国医疗队员的尊重。“每次去查房时,患者们都热情地和我打招呼,纷纷掏出椰枣、糖果塞到我手里,这些淳朴的举动,代表他们对我满满的尊重与感谢。每当看到他们信任的目光和满意的笑容,我就暗下决心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来挽救他们的生命、减少他们的病痛。”说到这里,刘强眼睛湿润了。主动报名加入援非医疗队的刘医生,虽然起初家里有些反对,但他坚信自己的选择,在那里他再次找到最初选择医生职业时的热情和对未来工作的向往。
郭建强,在阿布欧舍工作的眼科医生,常年帮助数不清的病患摆脱眼科疾病。有位年迈病人在拆掉纱布后重见光明,非常激动,抓住他的胳膊就亲了一口,对郭医生的尊敬之情溢于言表。我们的医生在那里成为当地人心中真正的天使。
让人非常感动的还有工作在马拉维的妇产科女医生蒋玉惠。不久前,蒋玉惠父亲病逝,看到在医院排队等着救治的病人,满怀悲痛的她牺牲个人利益和亲情珍贵,毅然选择坚守岗位,将自己奉献给最热爱的医疗事业,没有回来参加父亲的葬礼。
2012年在阿布欧舍友谊医院举办了纪念中苏友谊的主题活动,选了当地100位中国医疗队接生的小孩同苏丹的卫生部门、使馆参赞、当地的百姓和医疗队员一起加入这次大联欢。当医疗队来到当地,一只只“小黑手”伸进车窗,一双双感激的眼睛望向医生,马路两边整齐站着各村来的老百姓夹道欢迎,场面让人震撼,我们的援外医疗队受到最高规格的礼遇;在这里中国队员和当地人民手牵手、心连心,没有国界和肤色的区分,有的只是信任和尊重;在这里留给苏丹人民的是幸福和幸运,留给援非医疗队员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难忘经历。
2014年4月刘强与术后患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