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至30日,山东省政协林书香副主席率山东省经贸代表团一行15人对埃及、几内亚和南非三国进行了友好访问(部分成员途经尼日利亚期间,对尼亦进行了考察)。此次出访的主要任务,一是考察非洲贸易投资环境、调研市场,对在该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做工作定位;二是举行“山东雅禾几内亚印染公司”开业仪式,带动我省轻纺等优势产业对西非投资;三是在煤炭等资源开发和承包工程方面,寻找合作机会与伙伴。
代表团在外期间,本着务实、科学的态度,分别在埃及开罗、几内亚科纳克里和南非开普敦成功举办了三次“山东贸易投资项目推介会”,广泛地接触了当地政界、工商界和知名华侨企业家,拜会了我驻埃及、几内亚大使、驻南非开普敦总领事,结识了新的客户,宣传推介了山东,建立了工作联系,推进了合作项目,深化了对非洲市场的认识了解,为我省今后进一步走进非洲、开发非洲和“经营非洲”,奠定了工作基础,出访实现预期目的,取得圆满成功。
一、基本情况
在埃期间,代表团听取了埃国家工业技术中心主任对该国投资贸易情况的介绍,实地考察了埃骨干服装企业—钻石纺织品有限公司,与具有一定实力的埃东方投资有限公司进行了项目对口洽谈,我省境外企业协会和临沂海宇集团分别与其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9月19日,在埃及投资促进局,成功举办了“中国山东—埃及投资贸易推介会”,50多位埃工商业界代表出席会议,林书香副主席介绍了山东经济发展概况,孟建新副厅长发布了山东对非投资六大优先领域和30个投资合作项目,引起与会客商浓厚兴趣,在轮胎销售、皮革加工、纺织服装加工、制药分销和橄榄油加工五个项目上达成合作意向。
在几期间,几内亚孔戴总统、议会议长亲切会见了林书香副主席、刘玉坤大使和代表团主要成员,高度评价我省与几友好合作,表示欢迎我更多企业进入几市场,几政府将在法律、环境、人身等各方面给予支持保护。9月22日,几内亚总统夫人、总统府秘书长、三军总参谋长和几内亚贸工、财政部长等30余名政府高官出席“山东雅禾几内亚印染公司”开业仪式,近千名群众载歌载舞欢庆,掀起了中国“经济外交”热潮。代表团还与当地50余位企业家举行了双边工商农企业家座谈,签定家用纺织品、医药等5份贸易合同和农机、水果饮料加工、汽车轮胎、化肥等4个项目的合作意向。
在南非期间,代表团考察了我省在约翰内斯堡投资的临沂新光集团毛毯项目,林书香副主席对我省在南非的投资项目给予了肯定,勉励大家充分发挥优势,选准国别,选准项目,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同时提醒在外企业增强安全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9月27日,举办山东—西开普敦省投资项目推介会,将我省推出的35个投资合作项目与对方推出的24个合作项目进行了对接洽谈,初步在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水产养殖、建材加工和油田配件供应和服务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代表团部分成员在途经尼日利亚期间,与我驻拉各斯总领馆商务室举行座谈,考察了我省华盛江泉实业集团、潍坊柴油机厂、威海国际公司三家在尼投资兴办的企业,结识了一批新的贸易投资客户,初步建立起在尼工作联系渠道。
二、开发非洲市场应着力解决好的三个问题
通过此次考察调研,初步理出了开发非洲市场应着力解决好的三个问题,即:(1)定位问题——要不要去非洲发展?(2)布局问题——重点选择哪些国家和项目?(3)策略与措施——如何在非洲发展?分述如下:
(一)全面认识开发非洲市场的机会、风险、优势、劣势,确定开发非洲、经营非洲的工作定位。
1.潜在的巨大市场,丰富的资源,两洋三洲之地(指濒临大西洋、印度洋,抵近欧洲、美洲、亚洲)的优越地理位置和百业待兴的需求,是我进入和开发非洲的机会。
非洲有59个国家,10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12%;2002年非洲GDP约6000亿美元,其中82%的GDP,即每年接近5000亿美元用于消费,商品和服务年均进口额为2000亿美元。同时,非洲每年还要从国际社会获得100亿美元以上的各类援助、贷款或投资,形成了现实的市场容量。尽管目前这一数字与其人口总量还远不相称,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非洲的GDP总量和进口市场容量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2003年,中非贸易额185亿美元,其中我出口102亿美元,仅占非洲进口总额的5%,远不及欧盟41%、美日各7%的份额。从商品结构和价格竞争力上看,我在非洲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仍然很大。
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森林、海洋资源。其中,我所长期需求的几种主要资源,锰、铬占世界储量80%;钻石、锗、钴占50%;石油探明储量105亿吨,占世界7.4%,且低硫,多位于沿海和西非大陆架,易开采,钻井成功率高达35%(远高于全球10%平均水平);铁矿石储量10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7%,品位高达56-70%;几内亚已探明铝矾土储量20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30%,氧化铝含量45%以上;尼日利亚已探明煤炭储量27.5亿吨。同时,西非等地农业、森林和水资源丰富,为发展轻纺工业提供了原料保障。
非洲地理位置适中。历史上,就产生过起源于欧洲、对非洲和美洲的地理大发现,以及最初的三角贸易。进入新世纪,在非洲各国之间,以及非洲与欧美洲之间,呈现出经济贸易区域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取向。如:西非经济货币联盟,取消了8个西非国家间贸易关税,实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到2008年实现相互免征关税;北非三国和欧盟到2010年建立欧洲地中海自由贸易区;欧盟同南非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对95%出口欧盟产品免征关税;欧盟还自2001年起,取消了对来自世界最不发达的33个非洲国家所有出口本国商品的配额及关税;美国则根据《非洲增长及机遇法案》,给予了与美没有自由贸易关系的非洲国家以最优惠的市场准入待遇。这对我省企业,或以非洲为跳板、进入欧美市场,或以一个非洲国家为跳板、进入周边国家市场,是有利的。
2.进入非洲,我具有较强的国家政治优势和产业优势。
数十年来,我国与非洲国家间的良好外交关系,是发展中非经贸合作的政治基础。2000年10月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和《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为中非共同建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构筑了总体框架。
非洲经济就总体而言,目前仍以经济作物栽培和采矿业为主,缺乏现代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工厂设备落后,产品技术含量小,企业管理水平低,大多数工业制成品、日用消费品和资本类商品依赖进口。为此,绝大多数非洲国家现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和推进私有化进程,积极吸引外资,发展工业,引进技术、设备和管理,减少进口,解决社会就业。此次出访,无论是在处于非洲“第一世界”的南非、“第二世界”的大国埃及,还是在“第三世界”后进国家几内亚,都感受到非洲亟待百业待兴,其发展工业的需求,其工业基础与我们的反差,恰恰构成了我省不同企业对非洲的产业优势和互补性。
2003年,我省与非洲贸易额11.3亿美元,在非洲设立的境外企业累计90多家,总投资额1.5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6%、14.6%和12.5%。其中,海信在南非的电视机项目,海尔在尼日利亚的家电项目,雅禾在几内亚的纺织印染项目等,都验证出以上优势。
3.我进入非洲市场的主要风险。
非洲总体贸易投资环境并不尽人意,我进入非洲市场,主要具有以下风险:安全风险。部分国家社会治安状况较差,人身、财产安全难以保障;制度环境风险。法制不健全,市场运作不规范,政府腐败现象比较严重;疾病风险。部分国家疾病问题突出;汇率风险。部分国家因经济崩盘所致汇率不稳,对我企业杀伤力很大;以及大多数国家基础设施落后、生活艰苦等。
但风险本身,确又产生出一些新的机会和利益。如:因安全风险和环境艰苦,洗出了部分竞争者,提高了投资者的地位价码;因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链不完整,使部分国家企业长期不景气,在私有化进程中产生出资本价值低估,带来了并购收益;因驻在国货币贬值,使得进口某些资源性、大宗商品,在价格上变得更加划算,等等。
关键在于认识、规避风险和善于反手捕捉风险所衍生出的利益。
4.我进入非洲市场的相对劣势。
主要是:地缘远,对非洲商品化经济接触历史短,了解少;对开发非洲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总体思路、工作规划和工作上的连贯性;工作基础薄弱,客户渠道少,多数企业对敲开非洲之门比较茫然,缺乏善经营、懂外语、能吃苦的复合型人才;没有建立起开发非洲所必需的风险保障机制、资金扶持等项政策鼓励与支撑要素。
基于以上分析,看到开发非洲既蕴藏着巨大商机,也面临着一定风险和困难,我们应取“发挥优势,趋利避害,优选国家,优选项目,优选主体,优选策略,积极稳妥推进,实现开发非洲、经营非洲”的工作定位。
(二)优选地区大国、资源大国和重要据点国家,重点指向资源开发、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项目。
1.三个地区大国:南非、埃及、尼日利亚。
地区大国,系指人口较多、资源丰富、市场容量大、经济实力强、对地缘区域经济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国家。非洲有人口过亿国家两个,喀麦隆、尼日利亚;5000万者三个,埃及、厄立特尼亚、刚果(布);3000万者六个,南非、苏丹、坦桑尼亚、摩洛哥、肯尼亚、阿尔及利亚。其中,南非、埃及、尼日利亚三国经济总量、资源禀赋和市场容量居非洲前列,既为人口大国、资源大国和市场大国,又是重要的贸易转口国,且政局稳定,与我关系良好。选取这三个经济发展层次各不相同、发展领域各有侧重的国度优先开拓,不仅对于我企业进入这些国家,而且通过埃及开拓北非、阿拉伯国家市场,利用尼日利亚进军西非共同体市场,利用南非与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关系开拓南部非洲市场和欧盟市场,都是十分有利的。
2.三个资源大国:安哥拉、利比亚、博茨瓦那。
非洲有20个国家出石油,其中85%集中在尼日利亚、安哥拉、阿尔及利亚、埃及和利比亚五国。以上三国,虽人口和市场容量不比地区大国,但我所亟需的石油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可作为“地区大国”后的第二层次“资源大国”,在资源开发项目上,给予重点开拓。
3.三个前出据点国家:几内亚、科特迪瓦、肯尼亚。
该三国,有的因我省已具备一定工作基础(如几内亚),有的因位于西非或东非的重点位置,交通便利,且具一定资源禀赋和市场容量,可列入“地区大国”、“资源大国”后的“第三层次”,给予重点关注。
4.重点推进领域:
(1)资源开发项目:地质开发、采矿业(石油、有色金属);农产品:可可、咖啡、棉花、木薯、棕榈等种植加工;海水产品养殖加工;
(2)加工贸易项目:木薯淀粉加工;果汁饮料;橄榄种植及橄榄油加工;饼干、点心、糖果等食品加工;纺织、印染、服装、家用纺织品;凉拖鞋;家具、木材加工;制本、文具;拖拉机、农用汽车、摩托车;水泵、柴油机、农机具;化工、肥料、农药;医药、医疗用品及器具;
(3)服务贸易项目:诊所;家电经营;旅游及旅行社;土木建筑工程承包。
(三)优选主体、优选策略,积极稳妥推进对非洲直接投资、贸易活动和承包工程。
1.以优势产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推动对非洲投资贸易。
选择我省优势产业和在国内国际已具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到非洲创业,投资设厂,开展加工装配。包括家用电器、医药、轻工纺织、摩托车和农用车辆等加工制造业及农产品开发等。这些企业拥有知名品牌和专有知识产权,在国内生产能力足、产品出口比重大 , 通过在非洲投资办厂 , 可带动零配件、原材料、成熟设备与技术出口。
加快开发非洲石油、矿产等战略资源,逐步建立我省海外战略资源基地。在目前的条件下,我省一些大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参与开发或买断部分生产能力,逐步建立稳定的供应基地 , 形成有效的供应能力。
扩大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可通过建立贸易关系,熟悉了解市场环境,逐步开拓承包工程市场,要注意用好国家的援外资金,把对外承包工程和援外结合起来,鼓励我省企业以带资承包方式开展国际工程承包和项目设计咨询业务。
加强农业国际合作。非洲渔业和林业资源也极为丰富,我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产品贸易大省,有条件的企业要到非洲进行农业项目合作开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建立国际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2.讲求正确的市场进入策略,采取贸易先行、市场渗透、绿地投资、企业并购等多种投资方式并用。
非洲市场呈现出世界上最具多样化的消费层次,由黑人地摊小市场、印巴家族商店(控制小型制造业、流通领域)和西方富人市场(控制资源、通讯等经济命脉)三个层次构成。我们作为进入这一市场的后来者,面临着与原有市场的领导者、追随者、补缺者的激烈竞争,必须要讲求进入策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进入非洲、开发非洲和经营非洲的战略目标。
对于从事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开发项目或大中型工业项目的大型投资主体企业来说,进入非洲市场的捷径,首推选择正在私有化的非洲国有企业实施收购。
对于加工贸易项目,根据我省境外投资实践,适宜于贸易先行、投资跟进的进入策略。即,先前店后仓,设点分货,在实践中锁定主营目标和投资方向;再前店后厂,办成实业型项目,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把投资风险降到较低水平上。
对资源开发,尤其是在石油开发项目上,鉴于美、荷、英、法等跨国公司在非洲已经营多年,形成了在当地市场上的“领导者”地位,我们更宜少说多做,注重实惠,特别注意对石油新兴国家项目进行前瞻性的“狙击”投资,而不去盲目“跟风追高”。
3.实施大企业带动,发挥境外投资群体优势和“扎堆”效应,形成彼此保护,资源共享。
在临沂雅禾集团的示范带动下,一批临沂的企业相继到几内亚投资建厂,目前临沂在几内亚的投资项目已有8个,以雅禾集团为投资主体的山东临沂几内亚工业园已经开始起步。这说明大企业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可以形成配套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扩大我省产品在国外的市场影响力。要有针对性的筛选一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到重点国家开展境外投资,带动相关中小企业进入。
4.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特点,鼓励民营企业开拓非洲市场。非洲市场不规范,中低档产品需求大,贸易方式灵活,比较适合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入,关键是做好市场调研,了解市场信息,与市场需求俱进,不断做大做强。我省在非洲投资成功的南非的新光毛毯、几内亚的雅禾集团、尼日利亚华盛江泉集团,都是民营企业,应继续引导鼓励我省更多的优势民营企业,去非洲发展。
5.进一步完善开拓非洲市场服务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
目前看来,我省对非洲工作的基础比较薄弱,亟需完善开拓非洲市场的服务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
一是认真分析非洲国家经济水平、产业结构、消费能力、市场容量以及自然资源,抓紧制订对非洲经贸合作的中长期规划,有重点、分步骤、多层次地推动我省企业开拓非洲市场;二是建立对非洲重点国家和地区客户档案、企业档案和项目档案,把现行项目执行好,把新项目办好;三是加强与我驻非洲各使领馆经商处的联系,加强与非洲各国商会、行业协会、投资贸易促进机构和驻华使馆的联系,并建立经常性的沟通机制;四是增加对非高层出访, 带领企业进入市场,为企业境外贸易投资创造有利环境;五是进一步发挥境外企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开拓非洲市场提供项目信息、人才服务;六是研究建立开拓非洲市场风险保障机制,切实保护好我驻非企业和人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