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首页 > 考察调研

在非洲彰显大国外交新气象

时间:2015-03-11 08:42:05   作者:   来源:学习时报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对外工作要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过去两年来,中国提出以“正确义利观”推动中非互利合作的新理念并不断创新对非合作的政策与方式,在推动非洲和平与发展进程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彰显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大国气象。
  “正确义利观”:推动中非互利共赢的新理念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非洲时首次提出义利观的概念,倡导用正确义利观进一步深化中非合作。同年10月,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再次提出以“正确义利观”作为中国构建与周边国家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的指导方针。“正确义利观”要求我们在开展对非合作时恪守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有时甚至要主动让利、重义轻利、舍利取义,做到先予后取、多予少取,必要时只予不取。同时,积极推动非洲国家实现政治稳定,在国际上注重维护非洲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应有权益。可以说,“正确义利观”就是要把中国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的利益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联系起来,把中国的国内责任与国际责任联系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在自身经济基础极为薄弱的情况下,中国对广大亚非国家和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正义斗争给予无私支持与帮助。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派出数万名施工与技术人员远赴非洲大陆,举全国之力帮助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修建了长达1860公里的坦赞铁路,其中数十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是那一时期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发展最突出的历史见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非洲和发展中国家为自身的外交依托和战略伙伴,这就决定了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责任就不仅只是与世界主要国家一道维护全球金融秩序稳定、打击国际恐怖主义、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等,更要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减贫与发展,促进世界均衡发展和南北问题的解决以及帮助尚处于动荡中的发展中国家实现政治稳定。“正确义利观”的提出,正是致力于实现中国与以非洲国家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团结互助与互利共赢,在外交实践中旗帜鲜明地向发展中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由于非洲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最为突出、最为集中的大陆,非洲也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的伙伴及“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因此如何通过中非互利合作推动非洲大陆的和平发展,已成为中国展现大国责任的重要途径。
  和平、发展与医疗卫生:全面参与非洲的治理进程
  在“正确义利观”的指导下,近两年中国更加全面、深入地参与非洲治理进程,在推动非洲发展进程中更加积极有为,其中尤其体现在和平、发展与医疗卫生三大领域。
  建设性参与非洲和平与安全事务。一些西方人士常批评中国的“不干涉内政”原则,认为中国对他国的战争、冲突与人道主义危机关注不够甚至袖手旁观,这是对中国外交及其基本原则的极大误解。事实上,中国的“不干涉内政”原则,主要是指尊重他国主权独立、反对某些外部大国对他国内政的肆意干涉。同时,中国又尊重和支持在联合国和区域组织的框架下解决当今世界仍然存在的和平与安全问题,积极支持国际社会通过正当途径解决人道主义危机,在维护世界和平事业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比如,中国是联合国在非洲维和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主要参与者,非洲也是中国在全球维和行动的重点区域。当前中国参与了联合国在全球的9项维和行动,其中7项在非洲。同时,中国也积极支持非盟“以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的原则,积极支持非洲集体安全机制建设,向非洲常备军和快速反应部队建设提供帮助。
  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为推动非洲国家严重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提出在非洲建设打造“三大网络”,包括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区域航空网,中方将为非洲提供金融、人员和技术支持。中国也积极支持中资企业参与非洲公路、铁路、电信、电力等项目建设,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区域互联互通。中国路桥集团开始承建东非历史上最大铁路网——东非铁路,该铁路将连接肯尼亚、乌干达、南苏丹、布隆迪、卢旺达和坦桑尼亚六国,全长预计2700公里,将极大推动东部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一体化进程。中国铁建将承建尼日利亚长达1402公里的沿海铁路项目,将极大促进西非地区的互联互通,对于非洲建立沿海经济发展走廊将发挥重要的引擎作用。同时,中国铁建还承建了埃塞俄比亚至吉布提的电气化铁路,对加强埃塞与周边国家的联系、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大对非洲的医疗卫生援助。埃博拉自2014年2月爆发以来,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三国成为重灾区,并大有向邻国逐步扩散的危险。截至2014年底,已有近2万人受病毒感染,超过7500余人死亡。为协助非洲疫区国家抗击埃博拉,中国第一时间宣布对外援助举措,是世界上第一个向西非提供埃博拉疫情专项援助的国家。统计显示,至2014年底,中国先后提供了4轮价值共计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向疫区派出专家组和医疗队的国家,已经累计派出近450名医务人员参加一线救治。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医疗卫生领域最大的一次援外行动。中国还将帮助非洲国家建立健全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帮助非洲国家培训医疗卫生人才,体现了对非医疗援助的“软硬并举”,“短期救治”与“长期防控”相结合。
  中非人文交流:以中国智慧推动亚非文明复兴
  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是当前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三大支柱。人文交流,不仅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传媒影视、艺术展览、人员往来,也包括中非双方在治国理政与发展经验上的交流互鉴及更为深层次的文化、观念和制度上的相知相通。
  近年来中非治国理政与发展经验交流的广泛开展,推动了中非双方在制度和理念层面的对话与交流。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中国共产党每年都邀请数十批非洲各国政党干部来华考察或研修。继南非非国大、埃塞埃格阵之后,纳米比亚人组党也派中央委员来华研修。一些大学、智库、科研机构在“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的支持下,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有关治国理政与发展经验的研讨会、研修班。尽管中国发展模式远未定型,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这些正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非洲国家提供了一份鲜活生动的教材,促使它们开始重新思考自身的发展道路。
  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正在逐步为非洲人所熟悉。截至2014年10月,中国在非洲29个国家建立了42所孔子学院,在8个非洲国家建立了11个孔子课堂,通过教授中国语言来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中非人民的相互理解和认知。中国一批优秀电影和电视作品开始陆续译介到非洲,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也在非洲开设了传媒中心,向非洲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同时向国人讲述真实的非洲故事。中国与非洲这两个相距遥远的古老大陆,继20世纪在政治上的相互支持与相互声援以及随后在经济上的相互合作之后,开始进入大规模的人文交流新时代,进入相互交流经验、制度、观念、文化的更高合作层面,这必将全面提升中非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推动世界文明更为均衡的发展。新时期中非合作不只是搭建了一条南南合作的“新丝绸之路”,也正在铺就一条亚非文明复兴之路。
  当前持续推进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的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以及更为广泛的人文交流合作,必将有助于推动亚非世界在制度、观念和思想领域的不断创新,进而对西方主导的世界话语体系可能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中非两大文明形态的相互交流借鉴,必将为推动亚非文明复兴、推动世界不同文明共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这正是新时期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乃至更大层面上中非人文合作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非经贸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9236号-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