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5日,阿斯马拉)
各位与会代表、学者: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及未来发展前景”研讨会。
自2010年起,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大。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下行压力,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受全球贸易萎缩等因素影响,201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出现下降,预期增长目标未能实现。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及未来发展前景,是各方十分关心的问题。
李克强总理今年3月5日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中国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过去一年,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万亿元,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较低水平。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快于一般工业。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互联网与各行业加速融合,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中国人民的生活进一步改善。扶贫攻坚力度加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中国科技领域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李总理指出,这些成绩是在极为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取得的,是在我国经济总量超过60万亿元的高基数上取得的。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全国各族人民付出了极大辛劳,一步一步走了过来。这再次表明,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发展前行的步伐!
在谈到今年中国面临的发展形势时,李总理表示,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困难更多更大、挑战更为严峻,我们要做打硬仗的充分准备。但困难和挑战并不可怕。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没有过不去的坎。
李总理在报告中谈及2016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
李总理指出了2016年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一是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二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三是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开拓发展更大空间。四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五是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六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七是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八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2016年是“十三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查。
《纲要草案》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支撑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其中,《纲要草案》提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程。到2020年,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从人均8.7万元提高到12万元以上。届时,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各位与会代表、学者,
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发展后劲,完全有能力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其原因在于:
一是中国经济已经有坚实的基础。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中国物质基础雄厚,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中国的结构调整取得巨大进展,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中国的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超过1.9万公里,占世界60%以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2万公里。建成全球最大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
二是中国仍然有巨大的后发优势。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仍然处于世界中低端水平,有差距就有追赶的后发动力和优势。中国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优势逐步丧失了,这就带来了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优势,中国的产业将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中国先进成熟但过剩的旧有产能将被淘汰和转移,这还将为其他国家开始工业化或升级工业结构提供机会。通过互联网与各行业加速融合,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中,消费会有巨大增长,同时投资和和出口也会保持适当的速度。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将会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当前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约为56%,远低于高收入国家的80%以上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中国的市场巨大,中国有十三亿人口,九亿劳动力,七千万的市场主体。中国劳动力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受教育的平均年数在增加,每年都有七百多万的大学毕业生投入到劳动大军中来。与其他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公共债务不高,中国的家庭储蓄属于世界高水平,中国的外汇储备也是世界上最多的,中国支持投资的资金比较充裕的资金。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会创造很大的市场需求。因此,中国的经济是持续向好的,中国的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
三是中国有强大的制度优势。中国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坚持把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坚持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特色鲜明,富有效率,同时也在不断完善之中。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具有强大的优势。这一制度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国的人积极性、创造性,可以极大地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各位与会代表、学者:
当前中国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力前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各项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非洲正在积极谋求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朝着《2063年议程》描绘的美好梦想前行。中国梦与非洲梦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中国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而且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始终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是中国长期坚定的战略选择。当前中非合作发展正迎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中非合作发展互有需要、互有优势,中国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成为非洲工业化和发展进程中最理想的合作伙伴。2015年12月4日至5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了以“中非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主题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此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是名副其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盛会。双方决定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3亿中国人民和11亿非洲人民和紧密团结,抓住未来发展机遇,将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促进中非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