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配图
(凤凰财经综合自中国经济网、环球网)今年上半年,中国在非洲的三大项目稳步持续推进:蒙巴萨—内罗毕铁路5月正式竣工通车,是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制造和中国管理经验建造的国际干线铁路;中国企业在纳米比亚开发的铀矿产出首桶铀,将成为世界第二大在产铀矿;湖南省与埃塞俄比亚共建的阿达玛装备制造工业园准备开工,占地1.22平方公里,一批国内龙头企业准备入园投资。
此外,2017年上半年,中非经贸合作主要呈现以下亮点:
一是贸易回升,投资走高。贸易方面,1-6月,中非贸易额853亿美元,同比增长19%,扭转了2015年以来的负增长态势。其中进口增长46%,达384亿美元,出口增长3%,达470亿美元。我与非洲地区前三大贸易伙伴南非、安哥拉、尼日利亚的贸易额同比分别增长28%、67%、22%。投资方面,1-6月,中国企业对非洲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16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对埃塞俄比亚、赞比亚、肯尼亚、吉布提等国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
二是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进口方面,能矿产品进口量价齐升,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农产品进口金额分别增长22%、3.5%、5%,其中水果、咖啡进口金额增幅较大,分别增长151%和77%。出口方面,我对非机电产品、轻纺类产品、电子技术产品出口保持不同幅度增长,其中交通工具出口成为我对非出口的新亮点,船舶、机车车辆、航空航天器材出口增幅分别达到200%、161%、252%。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发布会上说,2017年上半年,非洲经济回暖迹象明显,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预计,2017年非洲经济将增长3.2%,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中非双方加快推进中非“十大合作计划”,政策资金红利不断释放,政府间经贸互访频繁,重大经贸合作项目持续推进,中非贸易和投资合作集聚新动能,实现新发展。
他还指出,2017年是中非“十大合作计划”落实的关键之年。商务部将继续围绕“十大合作计划”落实,做好对非经贸工作,以更多、更大的合作成果,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实现新发展、新突破、新提高。
德国积极站队靠拢中非合作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不久前汉堡举行的G20峰会上表示,中德在第三方市场,尤其在非洲拥有巨大合作潜力。
“非洲制造”计划的CEO以及埃塞俄比亚、卢旺达和塞内加尔政府的投资促进与工业化顾问海宇告诉记者“中国、德国和非洲三方合作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样可以‘一石三鸟’:解决德国难民危机、满足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需求,以及帮助非洲走出贫困、实现稳定。
麦肯锡咨询公司近期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10年里,中国与非洲的贸易每年增长20%左右。中国商务部今年5月表示,中企今年第一季度在非洲的非金融直接投资达到7.5亿美元,同比增长64%。“过去20年里,中国已经超越一些西方国家,成为非洲大陆上的重要玩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非洲校园执行主任蔡慕修对《环球时报》表示,这对非洲而言,最大的好处在于除了西方强国,现在它有另外一个强劲的市场和合作伙伴,为它在贸易及其他发展议题的谈判中赢得筹码。
中德合作被广泛认为是强强联手,中国在非洲的基础设施项目上有丰富的投资经验,而德国具有高水平的工业技术。
德国国会议员、执政党基民盟经济能源政策发言人约阿希姆·费弗曾表示,“成功的对非投资需要法律保障和完善的水陆基础设施。因此,技术和基础设施是中德在非洲合作的两个重要领域。”
中欧企业家峰会组委会主席董斌曾表示,相比于其他在非洲大陆上有影响力的国家,德国更愿意跟中国合作,因为两者的互补性更强。
非洲有望成为未来的世界制造中心
海宇相信,非洲有望成为未来的世界制造中心:“随着中国经济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将有8500万剩余工作机会从中国流出,而非洲拥有巨大的适龄工作人口,恰是接收这些工作机会的理想之地。”
尽管非洲人口占到全球总人口数量的六分之一左右,根据非洲开发银行(AfDB)此前发布的《2017年非洲经济展望》,尼日利亚和南非两国贡献了非洲近一半的GDP,而非洲三大国家,南非、埃及和尼日利亚的GDP之和只占全世界的1.5%,非洲国际贸易额仅占全世界的2%。
蔡慕修认为,德国应该改变在非洲的策略,不再把非洲当做一个单纯需要援助的对象,而是加大对私营经济开发的投资。“据我观察,中国企业敢于在非洲开展各个领域的投资,德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利用好非洲大陆的发展机遇。毕竟,非洲拥有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一些经济体,而德国公司在这些国家里还没有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