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3日 荆楚网)“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昨日,欧纳迪皮开场白的汉语口误,引起近百位企业代表一阵善意的笑声。
作为尼日利亚驻华大使馆副馆长,欧纳迪皮是武汉的老朋友,一年半时间来汉4次。昨天上午在汉举行的“中尼合作•发展共赢——聚焦莱基自贸区”的会议上,他满脸微笑地力邀鄂企赴尼投资。
非洲最大市场,90%产品靠进口
尼日利亚位于西非的大西洋畔,面积92.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湖北省大。该国去年GDP达5090亿美元,人口1.37亿人,经济规模和人口均是非洲第一。
欧纳迪皮描绘着尼日利亚的美妙市场:“工业薄弱,连白糖都不能自产。90%以上产品靠进口,尤其是日常生活用品匮乏,但消费潜力和市场容量很大。”
调查显示,非洲的投资回报率大大高于亚洲国家,比如非洲的电力投资回报率为40%,中国擅长的道路等基建项目回报率为80%。
非洲大陆就像最后一块宝藏,从2000年至今,非洲年吸引外资额已增长5倍。武汉企业家胡清就是前往非洲的投资者之一,2006年听完一场非洲投资招商会后,她热血沸腾地拿着10万美元跑到乌干达,现在又将生意做到了尼日利亚。
她说,尼日利亚的税负通常占商品价格的三四成,但毛利更高,特别是建材、医药等紧缺商品基本比中国价格翻倍。
投资处女地,并非一路坦途
多年前非洲就被誉为最后一块投资处女地,但钱并不好赚。
比如尼日利亚,国内种族、宗教冲突时有发生,外国公民在尼被绑架也常见报端。本月14日该国首都阿布贾的一个客运站连遭两次爆炸袭击,造成200多人死伤,警方怀疑是博科圣地组织所为,这一组织被称为“尼日利亚的塔利班”。
昨日现场,安全问题多次被提及。胡清认为,安全的确是要考虑的因素,但恐惧被放大了。她说,总体看只是局部动荡,当地人对中国友善,很少主动伤害中国人。
除了安全,文化和当地技能差异也是投资考量的因素。一位企业家说,当地不少人因宗教信仰,常暂停工作进行祷告,降低了效率。此外工人技术水平不高,很多精细的生产项目还搞不了。
沉下心“捉鱼”,别捞一把就走
“现在的尼日利亚有点像中国改革开放前,但靠贸易赚大钱的时代过去了。”中非莱基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军说,贸易竞争激烈,制造业和建筑业成为新的投资领域,比如家电、化工、房地产、基建等。目前,中国在尼日利亚建造了最大的莱基自贸区,建厂出口几乎零税负,特别适合中小企业。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主任姚桂梅评价,赴尼投资可谓“水深浪大鱼多”,机会与风险并重。但投资不能抱着捞一把的心态,要尊重当地文化,多与媒体和公众接触,只要沉下心经营,必有所获。
“非洲来湖北推介了很多,但走出去的湖北企业很少,还是缺乏闯劲。”胡清说,“投资与否不重要,关键是最后一块处女地,你为什么不出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