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约翰内斯堡6月15日电 “中国与非洲开展产能合作前景广阔。中国有个成语叫‘筑巢引凤’,现在非洲国家正积极把自家的‘巢’筑好,等待来自中国的凤凰降临,”非洲开发银行行长唐纳德·卡贝鲁卡说。
卡贝鲁卡15日出席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非洲联盟首脑会议间隙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与非洲深入开展产能合作,将纺织、制鞋、电子等消费品制造产业转移到非洲的时机已经成熟。
现年64岁、曾任卢旺达财政部长的卡贝鲁卡认为,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三十多年快速增长后,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到了向外转移的时候。卡贝鲁卡说,制造业产能从先发国家逐渐转移至后发国家是历史潮流必然,因而他确信非洲将逐步承接中国富余产能。
非洲国家领导人2013年通过“2063年愿景”,旨在建设地区一体化、和平繁荣的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是其中重要内容。除此之外,非洲区域内的自贸区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根据中国政府2013年发布的白皮书,2009年至2012年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由93.3亿美元增至212.3亿美元。2014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非期间提出到2020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向1000亿美元迈进的目标,表示中方将加强同非洲的产业合作,促进纺织服装、轻工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发展,推动能源资源产业转型升级,增强非洲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中非产业战略对接。
卡贝鲁卡说,26个非洲国家不久前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为范围更大的非洲大陆自贸区谈判铺平道路,自贸协定有助于本区域内人员、货物的自由流动,无疑为非洲制造的产品打开了更加广阔的消费市场。
他说,事实上在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非洲国家,产能转移已初具规模,包括在卢旺达的制衣厂和在埃塞俄比亚的制鞋厂,成熟的基础设施、稳定的投资政策是部分非洲国家抢得先机的关键。
在谈到投资非洲风险时,卡贝鲁卡说,他认为最大的风险就是电力供应不稳定,电力供应问题相比交通基础设施、劳工成本、法治等其他问题都更突出。
“几乎所有的非洲国家或多或少都存在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这对推进工业化进程影响很大,”卡贝鲁卡说,非洲开发银行因此非常重视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电力供应基础设施,而在这一领域,中国也是最大的贡献者。近年来,非洲地区主要的水电、火电和输电网络建设几乎都由中国公司承建。
成立于1964的非洲开发银行是非洲最大的地区性政府间开发金融机构,旨在促进非洲的社会及经济发展,其成员国包括非洲地区内成员国53个和非洲地区外成员国24个。
卡贝鲁卡也高度评价了中国与非洲开发银行的合作。中国人民银行与非洲开发银行2014年5月签署了20亿美元的“非洲共同增长基金”融资合作协议,由中方出资,面向全非洲提供融资,由非洲开发银行推荐项目。卡贝鲁卡说,融资会向电力等能源项目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