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我国民企对非投资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国家政策扶持和企业自身建设两方面来解决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经济保持了近20年的持续增长,成为仅次于亚洲的全球经济增长亮点。进入新世纪后,中非经贸合作日趋活跃,双边贸易从2000年的百亿美元,至2013年达到2102.4亿美元,13年增加了20倍。同时,中国对非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2003年底官方统计对非直接投资额存量仅为4.9亿美元,民间投资很少。至2013年10月末,官方统计对非直接投资额存量增至242.6亿美元,10年增长将近50倍,而民间对非投资存量在2013年初便已经超过了1000亿美元。目前,中国对非投资2000多家企业中,中小型民企占70%以上,遍布各个行业,成为对非投资主力。
民营企业对非投资的特点
投资的自发性和传导性。民企投资非洲完全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自发行为。多数对非投资的民企具有规模小、决策效率高的特点,一旦看准机会便很快会采取行动。而一家企业成功的对非投资实践,往往会引发本地区或本行业相关企业对非投资的集体行动。
投资有效带动贸易。民企对非投资一般均采取贸工结合的方式。一是由于非洲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许多对非投资的制造类企业,其设备、零配件、辅料等均需进口。二是非洲单个国家市场容量较小,产品大部分出口到其他国家。因此,对非投资有效地带动了非洲各国的进出口贸易。
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广阔。和国内过度竞争的市场环境相比,非洲市场空间广阔。非洲资源丰富,整体需求潜力大,但由于工业技术落后、产能和市场规模有限、经济发展滞后、缺乏高素质劳动力,国际一流技术和设备不一定适合非洲许多国家当前发展阶段。而我国民企加工制造能力相对较强,我国一些现有技术和设备正适合非洲现阶段发展需要,这有利于国内企业过剩产能转移,并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投资回报优于国内同业水平。一是非洲劳动力成本低。许多非洲国家人工成本为我国的1/10-1/5。二是许多非洲国家实行低税赋,为招商引资而采取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三是欧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对多类非洲进口产品实行零关税或低关税。因此,许多对非投资企业效益良好,收益明显好于国内同类企业。
民企对非投资优势
民企普遍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明显的成本竞争优势以及较强的风险识别和抵御能力,并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了成功,这为其在对非投资和竞争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决策迅速,市场反应敏锐。多数民企产权集中,企业家可以自主决定企业发展和投资方向,因此决策速度快,周期短,如果企业家认为经济上可行,则能够较快决策并实施。另外,企业家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对市场各类信号比较敏感,也加快了企业家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决策的速度。
成本优势,国际竞争能力。我国许多民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行业涉及广泛,在国际贸易、投资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中国在国际竞争中以成本优势为主,民企在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生产资料的使用等方面优势更为明显,多数技术创新在小规模基础上进行,可以有效控制创新成本和风险,善于在大企业技术垄断的夹缝中立足。
成熟经验,行业优势地位。近年来投资非洲的民企规模实力越来越大,许多企业甚至是国内行业或地区的龙头企业,通常都具有稳定的管理团队、成熟的管理经验、有效的经营模式、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不少企业在以往的经营活动中对非洲市场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并建立了业务联系和人脉网络。其对非投资和经营活动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创业精神,吃苦耐劳品质。许多民企经营者就是企业所有者,他们伴随着市场经济成长,拥有坚忍不拔的企业家精神。因需自担投资风险,无处转嫁,因此他们把握商机、风险管控、承担责任的意识更强。加上民企自身的特殊地位,其经营者更具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使民企在非洲市场开拓和竞争中获取优势。
民企对非投资存在问题
尽管不少民企对非投资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并非每家企业对非投资都是一帆风顺,许多成功企业在投资前期也遇到了一些挫折,对非投资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前期调研不足,信息不畅,影响投资决策。不少中小民企投资非洲存在从众现象,易受他人成功影响而产生投资热情和盲目乐观情绪。不少企业对非洲了解非常有限,未进行充分前期准备、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工作。不同企业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一些企业获得信息的渠道少,获取速度慢,信息真假难辨,因此错过一些市场机会,甚至引发决策失误。另外,一些民企对非洲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了解不够,也影响了企业的决策。
自有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缺乏金融支持。一些民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把握了商机,市场拓展速度快,但自有资金不足,融通和汇兑渠道不畅, 制约了企业对非投资的效率和规模。对于国内金融机构来说,即使认同企业对非投资项目市场前景,但认为其对企业海外资产无法监管,不愿意承担风险。因此,国内金融机构不愿为民企海外投资提供直接融资或融资担保。
审批手续复杂,周期较长,配套措施欠缺。现有对外投资审批程序复杂,外汇管理制度严格,延长了企业海外投资的周期。而对于一些民企而言,由于缺乏海外投资经验,对审批流程环节不熟悉,周期可能会更长。另外,对于民企海外投资,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 但缺乏相关配套政策。
投资经验缺乏,语言障碍,人才资源不足。许多中小民企不具备海外投资运作和经营经验,难以吸引到既熟悉非洲国家语言、文化、政策环境,又具有丰富经营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这成为民企对非投资和发展的重要障碍。
国际竞争激烈,文化差异,企业短期行为。近年来,美、欧、日、印等国家加大了对非洲的援助和投资力度,从而使各国在非洲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加之非洲多数国家原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欧美对非洲的经济、文化和制度有着深刻的影响,许多欧美企业经营非洲多年,对非洲有深入了解。相比之下,我国企业对非洲来说是后来者,特别是一些民企对非洲文化、宗教、习俗了解不足,再加上有些企业注重短期利益,不注重社会责任,损害了我国企业和产品整体形象。
政企合力促对非投资
针对目前我国民企对非投资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国家政策扶持和企业自身建设两方面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
政策扶持和引导方面,首先,加强投资引导,推动政策落实。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民企海外投资的政策措施。年初国家又出台政策放宽企业海外投资审批程序,同时对外汇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上述政策与措施实施将会有力推动民企对非投资活动。现阶段关键任务是加紧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并加强对企业的政策辅导。另外,非洲国家数量多,差异大。对于多数民企来说,不可能像大型企业那样有充足的资源来全面了解有关投资领域和区域相关信息,这就要求政府能够组织协调相关政府单位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对非洲投资的信息咨询、评估工作。目前,我国在对非洲投资在数据收集、研究领域资源比较分散,对非洲投资信息的管理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常态机制,这应当作为今后重点推进的工作。
其次,加强金融服务,提供资金支持。为鼓励和引导对非投资,我国目前设立了总额50亿美元的中非发展基金,和首期金额10亿美元的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这两项举措,对促进民企对非投资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其资金规模与对非投融资需求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解决民企对非投融资问题,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在中非发展基金的基础上专门设立针对中小企业投资非洲的扶持基金;二是通过给予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中小企业对非投资基金;三是鼓励国有金融机构进入非洲或与当地金融机构开展合作,为当地中国投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
再次,加强商会作用,规范投资行为。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民企海外投资和经营活动规范性不足,社会责任感不强。在非洲各地,随着在中国企业和商人的增加,应及时建立当地中资企业商会。我国驻非洲使领馆和经商处可通过当地中资企业商会加强对民企的指导和帮助,在维护企业自身利益、加强企业互助和协作的同时,促进提高民企投资经营活动的规范性和社会责任意识,有效维护国家和企业的整体形象和利益。
民营企业自身建设方面,首先,注重前期调研,确保项目可行。投资前,企业应先拟订投资目标,认真分析达成目标所需的资源和条件,同时要对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投资环境、本地文化习俗和行业发展情况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和可行性分析,通过调研不断充实和完善投资计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国家。
其次,注重人才建设,引进培养结合。了解东道国情况的人才是企业对非投资和发展的宝贵资源,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和培养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随着多年来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非洲来华留学生不断增加,他们既了解中国,又熟悉非洲,多数在华留学生毕业回国后愿意加入当地中资企业。许多非洲留学生出自精英阶层家庭,拥有较广泛的人脉,经培养后往往能为企业在当地经营、发展发挥很大作用。
第三,注重协调沟通,避免恶性竞争。我国的驻外使领馆是民企在海外发展的重要依靠。对非投资的民企应主动加入当地中资企业商会,并积极加强与当地我国使领馆和经商处的联系。在东道国当地,中资企业应该结成利益同盟,企业之间要避免价格战和恶性竞争,争取通过相互协调实现共同发展。
第四,注重质量意识,培育企业品牌。我国多数民企倚靠成本和规模优势获得了不错的发展。然而,当今消费者更趋向于品牌消费,非洲消费者品牌消费趋势也在加强。着眼长远,企业必须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尽管创造和培育品牌需要大量投入,但与优质品牌给企业带来的价值相比,这些投入是值得的,其效果也是长期的。
第五,注重社会责任,促进和谐发展。非洲国家,虽然经济发展落后,但环保意识普遍很强,许多非洲国家环保法规和执行力度要强于我国。另外,非洲许多国家是“小政府、大社会”,宗教、社区、工会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有些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的势力要强于政府。因此,对非投资和经营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保护当地环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注意与当地社会和谐发展。这样才能赢得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尊重,企业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