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首页 > 政策法规

投资非洲小额信贷政策有望出台

时间:2010-07-01 21:10:20   作者:   来源:

“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优惠,国企占了大头,我们智库正在想办法给中小企业提供更多鼓励政策和帮助。”

  5月28日首届21世纪中非投资与合作论坛上,与非洲打了40年交道的原商务部副部长、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提出,投资非洲正值最佳时期。

  20年前,南方那个沿海省份的商人率先嗅到非洲商机,当时魏建国把中国投资非洲的境况总结为“中央军不如地方军,地方军不如游击队,游击队不如散兵游勇”。

  风水轮流转。20年后,以基建换资源的国家投资模式风生水起。

  5月17日,中国与尼日利亚达成协议,同意投入至多230亿美元,在尼日利亚建设炼油厂及其它石油基础设施,以换取从尼日利亚获得60亿桶原油储量的可能性;5月26日,中国西部的国有矿业公司金川集团挥毫南非,签署条款出资2.27亿美元,收购南非小型矿业公司Wesizwe 51%的股权。

  与之相反的则是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在论坛上,数名民营企业管理层人员告诉本报记者,对投资非洲疑虑重重,除去非洲国家政局动荡的安全考虑之外,更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结汇、贷款等国内政策限制。

  “针对中小企业的小额信贷,我们已有初步方案,准备和银行接头,鼓励一些银行专门针对投资非洲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魏建国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在考虑名单里的银行是民生银行(600016)。

  发展境外经贸合作区

  “针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投资非洲遇到的困难,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

  魏建国向记者介绍,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形式类似于国内经济外向型城市中的“高科技园区”或“工业园区”,一般由中国和非洲当地国家联合建造,起步面积大约为1-5平方公里,大一些的面积则有20平方公里。

  “非洲国家政策法规比较复杂,中小企业走出去,遇到困难和当地政府交涉,往往单打一,无法引起对方重视。”魏建国说。经贸合作区的目的在于建立产业集群,集中中小企业在一个区域内办厂,由中国和当地国家共同组建开发区管委会,统一管理园区的供电、供水、安保乃至帮助解决企业的签证、报关和法律法规问题。

  实际上,早在2005年, 经过吉布提、马里、贝宁和毛里求斯和中国之间的沟通,成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构想已有雏形。2006年,赞比亚迁比西建成首个“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

  由于合作区由中国与当地政府合作建设,中国也会要求当地政府给出一些投资优惠政策。“这都和中国的地方政府吸引外资是一样的,就是把中国的发展模式介绍到非洲。”魏建国说。

  据记者了解,类似模式的经贸合作区目前在非洲已不少于6个,另有位于阿尔及利亚的经贸合作区正在筹建中。

  针对外界诟病的中国前往非洲投资拒绝使用当地劳动力,魏建国解释道,出于技术原因,目前中国位于非洲的大多数建设项目的确带去了不少中国的人手,但经贸合作区的本意之一是解决当地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即便是出于成本和便利因素考虑也会雇佣当地人。

  国家政策与民间意识需配合

  由于中非之间结汇不便,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中国生意人怀揣巨额现金往来于国与国之间。魏建国告诉记者,每年因携带超额现金被非洲国家海关拦截罚款的案例不胜枚举。这种做法同时也为中国的民企在当地偷逃税留有后门,中国民企曾一度面临“把非洲市场做烂了”的尴尬指责。

  魏建国也向本报记者承认,尽管中非发展基金已启动近4年,进入了筹集30亿美元的阶段,但能成功从中非发展基金获得贷款的项目大多是医疗、卫生、学校等基建项目,或是油井、炼油厂等大型项目,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照顾不够。

  “要鼓励银行专门做这个。”魏建国告诉记者,目前相关智库正在研究具体方案,还没有进入和银行接洽的阶段,“但应该也快了。”

  在结换汇方面,魏建国介绍,目前国开行已在非洲34个国家设立办事处,尽管无法兑汇,但可向投资者提供金融政策方面的资讯。另以中国银行为例,目前在非洲已有7个营业点。“将来中非间的结换汇肯定会越来越方便。”他说。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非经贸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9236号-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