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首页 > 政策法规

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经贸举措内容解读

时间:2010-05-05 08:36:01   作者:   来源:

2009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了中非务实合作新8项举措。会上,中非双方还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2010至2012年)》,对未来三年的合作进行了全面规划。按照中方在会上做出的承诺,在经贸合作领域,未来三年中方将实施八个方面的新举措,涉及农业和粮食生产,医疗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治,教育、培训和学者交流,清洁能源和卫生用水,提供贷款,促进贸易,减免债务,扩大投资等内容。

  新举措是中国政府在新形势下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全面发展采取的重大措施,充分体现了中方高度重视中非传统友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对非合作,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和谐世界的良好愿望。

  中国政府将和非洲国家一道,认真落实经贸举措的各项内容,继续深化中非务实合作,携手应对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等挑战;帮助非洲国家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巩固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支持非洲国家减贫努力,提高农业、教育和医疗水平,改善民生;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力度,着力为非洲培训培养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举措一:加强农业交流与合作,帮助非洲国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将为非洲国家援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数量增至20个,派遣50个农业技术组。

  政策解读:农业是大部分非洲国家的支柱产业和优先发展领域,粮食安全事关非洲的稳定发展和脱贫减困。中国一贯重视与非洲开展农业领域的合作,根据非洲各国的需求,充分发挥中方在农业技术、人员、资金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传授和推广先进农业生产管理经验和实用技术,帮助非洲国家加快农业发展,推动实现粮食自给和脱贫减困的基本目标。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中国政府积极落实胡锦涛主席在峰会上宣布的农业援助措施。目前中方已在非洲启动了15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援建项目,其中13个已开工建设。中方还派遣了104名高级农业专家赴33个非洲国家工作。未来三年内,中方将加快现有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的建设,并使援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数量增至20个,派遣50个农业技术专家组到非洲开展农业技术合作,提供政策规划咨询服务,培育优良品种,传授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帮助非洲国家提高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举措二:加强医疗卫生领域合作,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医疗条件并提高防治疟疾、保障人民健康的能力。为援非30所医院和30个疟疾防治中心提供价值5亿元人民币的医疗设备和抗疟物资。

  政策解读:医疗卫生领域一直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长期以来,非洲人民饱受疟疾等疾病困扰,为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医疗条件并提高防治疟疾、保障人民健康的能力,过去三年,根据非洲国家的实际需求,中方在非洲实施了援助30所医院、设立30个疟疾防治中心、提供青蒿素药品等一系列医疗卫生领域援助项目。同期,还派遣了900多名医疗队员到非洲42个国家工作,累计诊断病人500多万人次,帮助非洲国家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至今,中国已累计向非洲国家派遣医疗队员1.7万人次。为进一步加强中非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未来三年,中方将与非方共同努力抓紧完成援助医院的建设工作,争取早日投入使用。中方将继续向有关非洲国家派遣医护人员,向疟疾防治中心派遣巡回专家组,并提供医疗设备和抗疟物资。三年内,中方还将为非洲国家培训3000名医护人员。中方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帮助非洲地区提高医疗水平和疟疾防治能力,保证现有合作项目可持续发展,更好、更长久地服务于非洲人民。

  举措三: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帮助非洲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为非洲国家援助50所中非友好学校;为非洲国家培训2万人,其中包括1500名校长和教师、2000名农业技术人员及3000名医护人员;提供150万美元,支持“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人力资源培训计划。

  政策解读: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与非洲国家在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领域的合作,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政府宣布3年内为非洲援助100所农村学校和培训15000名人才。三年来,中方认真履行承诺,实际援助了126所学校,并改善了现有一些学校的教学条件,将为3万名非洲儿童提供入学机会;累计举办近700期官员和技术人员培训班,涵盖了经贸、外交、国防、公共行政管理、医疗卫生、农牧渔业、教育、广电、科技、文化、环保、电信、交通、金融、能源等20多个领域,到2009年底共培训1.6万余名人员。为继续加强中非之间的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帮助非洲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未来三年,中方将为非洲国家再援助50所中非友好学校,包括小学、中学、职业技术学校等,并配备必要的家具和教学设备;将为非洲国家培训2万名各类人才,其中包括1500名校长和教师、2000名农业技术人员及3000名医护人员,培训重点领域包括经贸、农业、教育、卫生、环保、科技等。2006年温家宝总理访问南非时宣布,提供50万美元资助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NEPAD)“护士及助产士培训项目”。该项目已顺利完成并取得良好效果。为使更多非洲妇女儿童从中受益,中方将捐赠150万美元,支持NEPAD继续实施该培训项目。

  举措四:加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卫生用水合作,帮助非洲国家提高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用水安全的能力。为非洲国家援助100个沼气、太阳能、小水电等小型清洁能源项目和小型打井供水项目。

  政策解读: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在此方面,非洲也面临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在资金、技术、人员培养等方面提供帮助。中国在沼气、太阳能、小水电等小型清洁能源领域积累了较多成功经验。为缓解非洲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有效应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中方愿积极与非方开展上述领域的合作,传授并推广中国的成熟技术和做法,帮助提高非洲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此外,许多非洲国家还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和饮用水安全问题,目前,约有3亿非洲人民生活在缺水的困境中,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有40%以上的人缺少洁净饮用水。

  为与非洲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提高保障人民用水安全的能力,未来三年,中国将结合非洲有关国家需求和实际情况,安排实施100个沼气、小型太阳能设备及节能灯、小水电等小型清洁能源项目和小型打井供水项目。

  举措五:提供各类信贷资金,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经济,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向非洲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主要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支持中国金融机构设立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金额10亿美元,帮助非洲的中小企业发展。

  政策解读:为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2007—2009年中方共向非洲提供了30多亿美元优惠贷款和20亿优惠出口买方信贷,支持了非洲国家在交通、房建、电站、港口、电信等各领域建设,有效地促进了中非互利合作,带动了非洲经济发展,受到非方普遍欢迎。为进一步推动中非经贸往来,帮助非洲国家尽快摆脱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缓解非洲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的困难,未来三年,中方将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贷款与项目相结合,主要用于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和低造价住房等公益福利型项目。

  非洲中小企业在发展本国经济、增加当地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得到非洲各国的高度重视。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帮助非洲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并不断发展壮大,将为非洲国家稳定就业,繁荣市场,发展经济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此,中国政府支持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设立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本着市场运作的原则向在非洲设立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帮助其发展,促进中非双方中小企业的合作。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正在研究制订相关实施方案。

  举措六:进一步推动中非贸易健康发展。逐步给予非洲所有与我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5%的产品免关税待遇,2010年年内首先对60%的产品实施免关税;在华设立“非洲产品展销中心”,对入驻的非洲企业给予减免费用等优惠政策,促进非洲国家对华出口;在非洲国家建设3—5个物流中心,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商业设施条件。

  政策解读:2005年中方开始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施部分输华商品免关税待遇。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又将受惠商品范围扩大至478个税目。该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已推动了超过10亿美元的非洲商品对华出口。为进一步向非洲商品开放市场,增强非洲商品的出口竞争能力,今后三年内,中国政府将逐步给予非洲所有与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5%的产品免关税待遇。2010年年内首先对60%的产品实施免关税,届时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免关税受惠商品可由478个税目扩大到4700多个税目。这是中国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做出的决定,是一种单方面、自愿的给惠政策,符合WTO规则。中方正在与有关非洲国家就此办理有关手续,争取使有关非洲国家尽早受益。

  设立“非洲产品展销中心”也是中方推出的促进非洲商品对华出口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心将设在中国浙江省义乌市的国际商贸城,总面积5000平方米,重点引进非洲特色产品,通过借助义乌国际小商品贸易的平台作用和品牌效应,向中国的消费者甚至全世界推介非洲商品。“中心”将对入驻的非洲企业给予减免费用等优惠和各项便利。

  为推动中非贸易健康发展,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商业设施条件,今后三年,中方还将支持有关企业在非洲国家建设3—5个功能较为完备的商业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将吸引中国和非洲当地的商业企业入驻,集中展示双方的名优产品,并提供相应的物流服务。

  举措七:继续支持非洲国家减贫努力,免除非洲所有与中国建交的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09年底对华到期未还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

  政策解读: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方已免除了所有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和重债穷国截至2005年底前到期未偿无息贷款,共涉及35国310笔债务。目前非洲有38个国家属于重债穷国或最不发达国家,发展问题依然十分严峻。为支持这些非洲国家落实减贫计划,尽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方将继续减免非洲所有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到期未还债务,尽快办理截至2009年底对华到期未还政府无息贷款债务协议,减轻非洲国家债务负担。

  举措八:进一步落实北京峰会有关承诺,将中非发展基金规模增加到30亿美元,支持中国企业扩大对非投资。

  政策解读:设立中非发展基金,是北京峰会对非务实合作8项举措之一。自2007年6月设立以来,中非发展基金在首期10亿美元项下已累计完成31个项目的投资决策,带动项目总投资合计47.3亿美元,其中基金拟投资合计7.6亿美元。为支持更多有实力的、信誉好的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中方正在推动基金二期启动工作,使中非发展基金规模增加到30亿美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非经贸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9236号-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