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1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公司与图洛石油公司(下称“图洛”)已完成此前签署的销售和购买协议(“协议”)的交割。根据协议,公司收购了图洛在乌干达1、2和3A勘探区各1/3的权益。交易总对价约为现金14.67亿美元。
自2011年4月三方传出共同投资约100亿美元于乌干达项目以来,最终在十个月后达成合作协议,比之前预测的时间晚了近半年。
2012年2月22日,乌干达图洛石油总裁,EllyKaruhangu在2012中国非洲投资与风险论坛上透露,图洛与中海油的合作谈判已经持续有两年时间。“我很荣幸地宣布,昨日我们与中国最大石油公司之一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我们将联手共享未来的繁荣。”
交易完成后,中海油将担任原3A区块中新Kanywataba勘探许可证及由原3A区块Kingfisher发现转为生产许可证的作业者。图洛和道达尔将分别担任2和1勘探区的作业者。
这并不是中国能源企业第一次走进非洲。来自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的资料显示,2010年以来,非洲开展招标活动的国家和推出的区块明显增多。2010年前10个月,共有8个非洲国家已举办或计划举办招标活动,对外招标区块超过150个,招标活动集中在北非和西非地区。
中国能源企业在非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12年年初的苏丹人质事件,之前的突尼斯政变、南苏丹独立、索马里海盗事件等局部地区的政治动荡加剧了中国能源企业在非洲投资的风险。非洲部分资源国家也加大了对本国资源保护力度,提高了合资合作门槛,政府甚至直接干预重要资产交易,但这并不影响中国能源企业进入非洲的大好前景。
上周,记者采访了多位非洲问题专家,包括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中非工业合作论坛秘书长程志刚、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小峰、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他们普遍认为,中国能源企业投资机遇大于挑战,中国企业与非洲企业的合作,应当着眼于打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好关系,在合作模式上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