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马里分裂危险加大,利比亚部族冲突和尼日利亚教派冲突也在升级。联系到一年来的科特迪瓦内战、南苏丹独立、利比亚战争等,可以说非洲部分地区正在进入新一轮激烈变动期。与此同时,整个非洲的经济又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2年非洲经济增长率有望保持6%,与最具活力的亚洲地区大体持平。
发展与动荡的“胶着期”给非洲带来希望与不安。非洲大陆的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整个世界的命运如此紧密地系结在一起,并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如此重大影响。但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变得更加多极的同时,对发展成果的分享也必然要更加多元。任何一个区域如果不能分享到经济全球化的成果,就可能产生出制约全球发展的某种力量。
非洲的命运掌握在非洲人手里。非洲发展的关键,在于非洲内部能否生成“造血机制”。这一造血机制不仅是经济的,也是政治的。非洲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非洲国家之间能否通过经贸合作,逐步建立起经济和政治协同发展的一体化机制。
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建立起的区域合作机制,找到共同发展之路,是有成功先例的。东盟就是一个典型。东盟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就是走了一条经贸发展优先,确立自身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并逐步实现政治、文化合作的路子。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不久前谈到,“欠发达国家,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国家,具有模仿正在进行成功工业化的国家的潜力”。而这一潜力正是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非洲不稳,全球发展难稳。非洲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2%,但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数额仅占全球总量的2%,是全球吸引外资最少的地区。实现非洲稳定发展,需要国际社会有更多投入,对非洲内部“造血机制”的生成提供建设性的支持。当前,国际社会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应加大对非洲基础建设的投资,并着力于带动非洲劳动力水平的提升。
外部力量在对非洲提供帮助时,不能再像过去一些西方国家所做的那样,按照自己的“政治逻辑”来改造非洲。殖民者强加给非洲的那一套东西已经被历史证明是很难行得通的,有的甚至成为导致目前民族、部落及宗教冲突的“导火索”。国际社会应当帮助非洲人找到一条更适合他们的发展合作之路,支持非盟等区域组织在解决地区难题时发挥更大作用。
摩洛哥学者默哈·安纳济有如此断言:“如果北非国家的新领导人能将各自的经济整合在一起,一个拥有超过7500万消费者的市场将最终确立并吸引更多外商投资以及对外贸易。”这一断言适用于北非,同样适用于整个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