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首页 > 中非新闻

放眼未来,非洲完全可以在粮食方面自给自足

时间:2023-01-06 15:38:00   作者:   来源:
 近日媒体报道,马达加斯加在第三次修订的国家水稻发展战略中设定目标为:到2023年成为稻米仓库,到2030年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可持续稻米增产的典范。
 
 
马达加斯加把杂交水稻印在了最大面额的货币上,以此来纪念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马达加斯加做出的杰出贡献。
2023 年,塞拉利昂政府将深化农业政策转变,继续通过电子凭证系统向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和机械化服务,以促进粮食生产;投资改进畜牧业,以提高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
 
 
 
在塞拉利昂,中国专家指导当地农民水稻高产技术。(农业农村部供图)
 
1月4日,肯尼亚财政和规划部部长Njuguna Ndung'u介绍,新一届政府计划增加对特定领域的投入,具体包括:农业,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MSMEs),住房和定居点,医疗保健,数字高速公路,创意产业。
 
 
肯尼亚首个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2022年10月18日在肯尼亚纳库鲁郡马坦吉提萨村挂牌。
 
2022年,非洲之角遭遇了4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农作物大量减产;2022年伊始,世界"粮仓"大动荡,使非洲粮食问题愈加突出。这种“天灾”和“人祸”的反向引发非洲各国强化应对“粮食危机”的自立、合力与毅力,上述非洲几国的对农业的重视已跃然纸上。
农业、粮食安全和全面可持续的农村转型对非洲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非洲经济的脆弱,一个大软肋便是农业的脆弱。目前,许多非洲国家仍然面临粮食安全问题和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问题,这是实事;不少非洲国家正加大、加快对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的规模投资和起势,并在众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帮扶下,已取得不少丰硕的成果,这也是实事。
 
 
 
 
 
在坦桑尼亚,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团队自2009年开始推广劳动密集型玉米种植技术。图为坦桑尼亚佩雅佩雅村妇女手拿项目收获成果。
 
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官宣世界人口超80亿,其中非洲人口已突破14亿。而农业吸收了整个非洲大陆大部分劳动人口,非洲国家把农业发展放在重点突出的位置显然是势之所然。
 
南京农业大学客座教授程诚认为,农业合作对中非关系具有全局性、建设性的意义:“不论是对中国还是非洲而言,中非农业合作都是相对投入较小、而潜在收益较高的政策选择。”程诚认为,合作的路径是中非联合加强农业农村“五小”建设,即“小道路、小水利、小仓储、小电力和小型机械化”建设。
 
 
位于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柯泰特村,农民们围在院子里,听技术人员讲解豆浆的制作方法。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2022年,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狮子村,技术推广人员到玉米大豆套种的地里调研。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晓君认为,价值链是非洲农业发展和当前转型的关键内容。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仓储物流体系与粮食减损、港口码头与货运体系、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等方面是对非农业投资的重点领域。
作为非洲最大的银行集团——标准银行集团,在推动非洲农业的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期,标准银行集团官方公众号发表了同样的观点: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提质升级和非洲经济结构的变迁、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全球流动性波动以及全球范围内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日益紧迫,中非之间原有的贸易、金融和产业合作模式受到一定的冲击,导致中非贸易增长乏力、大型基建和工业化建设遭遇融资和环保瓶颈,中非合作亟待开辟新局面,农业由此成为破局不容忽视的选项。
 
 
在莫桑比克加扎省的赛赛市,万宝农业项目开垦的稻田。
 
非洲大陆拥有全球60%的潜在耕地,非洲的农业生产在过去30年中增长了160%。
2022年,非洲开发银行已经着手干预和解决粮食危机局面,重点通过“非洲农业转型技术”计划(TAAT)。此计划已向7个非洲国家的180万农户提供了耐热小麦种子,使小麦增产140多万吨。耐热小麦种子已在埃塞俄比亚和苏丹种植了几十万公顷,并取得不俗效果。
“全国首创的对非粮食全产业链合作新模式”是2022年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制度创新成果之一。在此该项成果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目前,马达加斯加粮食实现丰产,预计到2024年在马达加斯加推广杂交水稻达15万公顷,增产稻谷约50万吨,力争帮助马达加斯成为第一个率先实现粮食自给的非洲国家。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4日,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首次玉米收获仪式在乔莫·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举办,采用中国种植管理技术试种的本地白玉米品种,产量达到了每英亩2700公斤。
 
 
 
玉米是肯尼亚的主粮之一,但其产量无法实现自给自足。位于肯尼亚的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于2022年4月用中国种植管理技术试种当地白玉米品种,将产量提高约50%,达到了每英亩2700公斤。
2022年6月,中国企业在尼日利亚举办“帮助西非国家建立水稻种植业体系”项目的推介会,而2022年已引进的中国杂交水稻试种产量比当地主推品种增加30%到55%。
 
 
 
 
在距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西北约30公里的中地海外农业高科技产业园试验稻田里,女稻农载歌载舞庆丰收。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非经贸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9236号-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