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首页 > 中非新闻

工行及标银首席经济学家解读全球经济发展形势

时间:2023-03-27 18:18:06   作者:   来源:

 地缘政治、美元加息和通胀周期多重因素影响,全球宏观环境波动性加强。金砖峰会召开在即,近日,中国工商银行和标准银行集团顶尖经济学家强强联手,解读2023年全球宏观形势,畅谈新兴市场国家和中非合作的前景。

二战、婴儿潮、石油危机、苏联解体、柏林墙倒塌……标银集团首席经济学家Goolam以20年为一个发展阶段,在论坛上作了题为《疫情阴影下即将来临的新时代》的演讲,宏观分析了从1940年起至今的全球经济走势,对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未来经济发展做了展望,并以南非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全球经济面貌整体向好

碳中和技术走向瓶颈

 

 

疫情三年,全球经济面临空前困难,我们盼望着经济复苏,盼望着商业周期的繁荣阶段与结构性变革的到来,在全球经济增长面貌整体向好之时,新兴市场国家表现突出,贡献率更高。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全球经济走势并不是非常乐观,要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的技术难度重重,资金投入也不足。

 

Goolam认为,如今包括AI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能在各自层面上以量子速度发展才能满足需求,而我们的关注点逐渐落在地缘政治上,新时代是亚洲的时代,未来几年将独占鳌头,各方面新趋势的影响将逐渐叠加显现。未来,美国的经济体量在世界范围内会逐渐减小,美元地位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而中国将引导新的国际能源秩序,中国的全方位的发展理念推崇合作共赢,而“美国梦”更多的是“赢者通吃“,意识形态的不同导致了地缘政治格局的不同。

 

Goolam称,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今年的人均收入将超过2019年,尤其是资源密集型国家安哥拉、赞比亚等在2023年会有更好的经济表现。但2022年,全球尤其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高通胀呈现两位数的增长趋势并未放缓,与此并行的还有高利率,再叠加上过去十年公共债务翻番等问题,包括加纳在内的一些非洲国家将遭遇严重的债务问题。疫情发生以来,依赖大宗商品进出口的国家经济发展放缓,总体来看,非洲东部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西部的安哥拉、尼日利亚等国。

南非电力短缺严重拖累经济

中国企业迎来新机遇

 

 

南非是非洲的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南非贸易伙伴经济的加速增长,比如中国,将给南非带来利好,但电力短缺问题始终是南非经济前行路上的巨大障碍,公共电力部门无法满足电力需求,电力配给能力严重拖累经济,在南非的电力公共事业中, Eskom在电力传输、分配与交易方面均处于垄断地位,正因如此导致电力供应低效,频繁发生意外断电故障。Goolam认为,由此带来的储能电池的大量需求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机遇,Eskom的垄断地位按南非政府的计划亦将被逐渐消解。

 

Goolam最后总结道,世界经济在循环的商业周期内面临结构性变革,结果将不断水落石出,地缘政治、高利率、意识形态导致的冲突将不断加深。2023年的周期变化已经逐渐显现,亚洲崛起,撒哈拉以南地区将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引人瞩目。政局不稳定、电力短缺、物流疲软需要几年时间来解决,现在正处于攻坚阶段,但不能依赖政府拯救,民企也要参与其中。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博士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作了题为《拥抱中国市场机遇》的主题演讲,从中国“二十大”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出发,从“未来五到十年中国要做什么”中寻找市场机遇。

 

加强国内外市场互动

对未来持谨慎乐观态度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接下来简政放权、法规方面的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等各方面的利好都会逐渐显现。


程实认为,关注实体经济实现高标准开放要加强国内外市场互动,吸引外资,扩大国际贸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放宽外商投资限制,切实保障外商权益。要扩大人民币在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促进稳定的经贸环境。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只占到2%左右,在全球货币中排名第五,过去几年虽然得到了较大进步,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将继续带动人民币地位的提升。
 
2023年的中国经济,内需增长是否恢复取决于疫情政策放松后的需求回升速度,对此,程实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他认为,家庭存款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后可能会加大开支,但年轻人的高失业率依然存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就会影响到中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的就业,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放缓同样也将影响建筑业和相关行业的就业前景。

程实认为,2023年外部需求并不能为中国的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出口是中国经济在疫情期间的重要增长动力,在疫情前的2018-2019年,净出口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贡献为0.65个百分点,但对2021年和2022年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有1.8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随着2023年全球经济放缓,外部需求可能还会减弱,净出口的贡献可能还要下降,出口的多样化才有可能有助于新兴市场的数据增长。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正向驱动也是十分有限,2022年,房地产投资下降了10%左右。支持性措施(债券融资、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正在推出,但下行趋势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上半年。制造业方面,今年的投资前景更不明朗,增长只有2%,因为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可能会削弱制造业的出口导向。

产业升级是巨大商机

资本市场回报可期

 

 

程实对中国经济短期与中长期的预期认为,中国持续进行产业升级,推动共同富裕,对投资者来说是巨大商机,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会有更高回报。根据在2022年12月中旬中国政府召开的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策重点将是经济稳定、高质量发展,财政政策将继续积极刺激国内消费和基础设施投资、减免税收,地方政府也会发行债券支持投资,在中国长期投资具备理论基础。首先,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相对有弹性;其次,中国在扩大潜在经济增长方面仍然具有长期优势;最终,全要素增长将为高质量的发展开辟新的前景。

 

到2030年,中国GDP预测将超过30万亿美元,预计消费将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贫富差距缩小,消费潜力会被逐渐释放,服务消费将成为新的增长点。目前,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约占GDP的40%,到2027年将达到60%,中国在世界数字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可能在2027年达到25%以上,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实现可持续增长的突破口。中国资本市场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资本市场,自2016年以来,中国市场的波动性一直较低,相对独立,不受外部冲击,使中国市场成为多元化经营的理想市场,随着增长质量的提高,资本市场的表现将更加稳定。

 

程实说,疫情已经过去,中非关系依然在不断加强,投资还在提升。中国是制造业的中心,大宗商品的最大消费国,非洲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中非在制造业供求关系上天然互补,中国有专家资源优势,还会在经济上支持非洲大陆基础设施发展。中国会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高速互联网、物联网,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加成在交通领域,加快产业升级,对推动双边关系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一篇:返回列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非经贸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9236号-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