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文首页 > 中非新闻

利比亚重建离不开中国

时间:2011-12-30 11:33:45   作者:转载   来源:转载

11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明称,“利比亚‘过渡委’负责人曾表示,愿赔偿中国公司遭受的损失。中方赞赏利比亚尊重中国企业在利利益的积极表态,将继续鼓励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利比亚的战后重建。”
  11月24日,大型央企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一位相关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表示,利比亚将赔偿企业损失确实是利好消息,“不是指赔偿本身,而是表明了利比亚当局对中国企业正面积极的态度”,“无论战前战后,利比亚都会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对集团是一种机遇”。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战前中国在利比亚承包的大型项目共50个,涉及合同金188亿美元。另外,国内75家企业,包括13家央企在利比亚有投资项目。然而,利比亚危机爆发后,13家央企在利项目均告暂停。国务院国资委曾透露,央企在利比亚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基建领域。有专家预言,中国近200亿美元的资产可能在利比亚利益洗牌中“打水漂”。
  上述人士对此不愿置评。但他强调,当初撤离时,企业做了必要安排,力图寻求最好的结果。他表示,就目前情况看,就连厂区的零部件都得到了比较妥善的保存。
  “对于利比亚过渡政府来说,这笔赔偿不是小数目,短期完成赔偿的可能性较小。”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对《国际金融报》分析,“中国在赔偿方面可能会遇到三个难题:利当局赔偿意愿是否坚定、利政治局势能否最终好转、赔偿会不会遇到‘利比亚之友’(法国、意大利等)的压力。后两者决定了前者及最终的赔款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有国际问题专家对《国际金融报》说,早在战争尚未结束时,利比亚就有了明确的利益划分,中国早被西方国家排除在外。因此,不排除利比亚当局当初只是“为了博取中国政治利益(如反对派政府得到中国官方承认)的可能性”。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利比亚赔偿中国企业的损失并不是问题,因为该国石油生产已逐渐恢复。战前利比亚曾凭借石油资源(日产量170万桶)成为非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利比亚过渡政府石油和经济部长塔尔胡尼称,目前利比亚石油日产量已达60万桶,年底有望达80万桶左右。
  宋颂兴则猜测,除了可能的现金赔偿外,利比亚当局还可能以另两种形式进行赔偿:新的基建项目及石油出口价格上的让步(中国3%的原油进口来自利比亚)。
  然而,上述央企人士在和记者交流时并不热心赔偿问题,而始终将政治因素挂在口中。在他看来,对于“走出去”的企业来说,政局的稳定,尤其是利比亚政权的连续性才是比较重要的问题。
  比如利比亚当局的表态。早在8月16日,利比亚“过渡委”副主席古贾表示,“将尊重卡扎菲政府时期与中国企业所签下的所有合约,欢迎中国企业重回利比亚以完成在建工程。”
  “这会让企业安心。”该人士说,“集团将继续进行之前的合同,但未来是否追加投资,要走一步看一步,总之,保持相当谨慎的态度。”
  除了大型央企,民营企业中兴通讯和华为也没有放弃在利项目。9月就有消息称,两家企业投入到了利比亚的重建中。至于其他数家央企,记者未能在截稿前得到对方的回复。
  “实际上,中国企业对利比亚的重要性越来凸显。”宋颂兴表示,一方面,中国一直在基建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经验,尤其是在非洲地区;另一方面,对利比亚当局政府来说,一味抓紧西方国家并不是绝对明智的选择,因为这只能让利比亚得到一方利益,而不能让其在重建中得到多方支持。
  刘为民也表示,中方将与利比亚共同努力,推动中利友好关系持续发展,并为利比亚重建发挥建设性作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非经贸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9236号-1

Baidu
map